文章解析

yǒu
rén

朝代:唐作者:孟郊浏览量:1
bái
zhào
qīng
shuǐ
qiǎn
shēn
yǐn
姿
jūn
gāo
wén
huái
怀
bào
duō
zhèng
xíng
shān
shí
jié
jiāo
qīng
sōng
zhī
shān
zhuǎn
qīng
sōng
nán
qīng
luò
luò
chū
yùn
láng
láng
fēi
suí
shì
zhǎng
míng
yuè
ān
néng
chí
qiān
dào
fǎn
jìn
fēi
zhōng
liáng
zài
dào
shū
dàn
fēng
líng
chí
yuàn
cún
jiān
zhēn
jié
wéi
shuāng
xiàn

译文

阳光映照清澈流水,深浅之处皆一览无余。君子以高雅文章为业,胸中常怀正直之思。以碧山之石磨砺德行,与青松之枝般正直者结交。碧山不会改易其色,青松难以倾倒其姿。超脱凡俗的气韵,清朗高雅的文辞。若非隋侯般高洁之手,明月般的珍宝岂能长存。千里之行不可倒退,一朝离别再会无期。未曾料想中,竟有幸在此与你重逢。论道之言须清简淡泊,儒者风骨却易遭消磨。愿你我永存坚贞气节,莫被寒霜霰雪摧折。

逐句剖析

"白日照清水":阳光映照清澈流水,

"浅深无隐姿":深浅之处皆一览无余。

"君子业高文":君子以高雅文章为业,

# 业高文:写高雅的诗文。业,从事。

"怀抱多正思":胸中常怀正直之思。

"砥行碧山石":以碧山之石磨砺德行,

# 砥行:磨炼行操。

"结交青松枝":与青松之枝般正直者结交。

"碧山无转易":碧山不会改易其色,

"青松难倾移":青松难以倾倒其姿。

"落落出俗韵":超脱凡俗的气韵,

# 落落:高超不凡貌。

"琅琅大雅词":清朗高雅的文辞。

# 大雅词:《大雅》是《诗经》的组成之一。

"自非随氏掌":若非隋侯般高洁之手,

# 随氏掌:隋侯的手掌。随:同“隋”。,自非:若非。

"明月安能持":明月般的珍宝岂能长存。

"千里不可倒":千里之行不可倒退,

# 倒:一作到。倒退。,千里:一作十载。

"一返无近期":一朝离别再会无期。

# 无近期:没有接近目标的希望。近:一作回。,返:一作发,一作别。

"如何非意中":未曾料想中,

# 非意中:无意中,意外。

"良觌忽在兹":竟有幸在此与你重逢。

# 良觌:欢聚。

"道语必疏淡":论道之言须清简淡泊,

# 疏淡:淡泊。,道语:这里是指道家之言。语:一作话。

"儒风易凌迟":儒者风骨却易遭消磨。

# 凌迟:衰微。

"愿存坚贞节":愿你我永存坚贞气节,

# 坚贞:一作正直。

"勿为霜霰欺":莫被寒霜霰雪摧折。

# 霰:一作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答友人》出自唐代孟郊之手,是一首探讨诗歌创作的诗作。全诗以“白日清水”起兴,通过“碧山青松”意象体系,赞美友人德才兼备的品格与超凡诗风。诗分三层:前八句以自然物象喻其操守坚贞,中四句借典故赞其诗如明珠璀璨,末段从现实困境转向文学主张,以“霜霰欺”隐喻劝勉友人坚守节操。孟郊融合儒道思想,以“以物喻德”手法,在时空交织中展现“语淡而味终不薄”的特色,体现中唐赠答诗“以故为新”的创作追求。基本思想是“君子业高文,怀抱多正思”,故尔诗末亦以“愿存坚贞节”做结;要作诗先做人,主观的道德修养被视为做诗人的前提。在当时,先重道德、后擅文章这一观点,虽是韩愈力倡,且多在论文(散文)领域彰显,但孟郊与之不谋而合,并且将该理念拓展到诗歌与散文创作的方方面面,这首《答友人》便是有力例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孟郊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虽然题材内容不同,但都显示出思深意远、造语新奇、骨寒神清、峭崛瘦硬的总体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品有《感怀》《伤春》《征妇怨》等。著有《孟东野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开篇四句“白日照清水,浅深无隐姿。君子业高文,怀抱多正思”,诗人以景起兴,描绘出一幅澄澈的画面。日光洒在清澈的水面上,无论深浅之处,都毫无隐匿地展露身姿,这一景象明亮而纯净,不仅勾勒出大自然的通透,更为后文对君子品格的赞美奠定了基调。紧接着引入“君子”形象,指出君子致力于高深的学问文章,内心怀揣着诸多正直的思想。“业高文”强调了君子在学术、文学上的造诣,“怀抱多正思”则着重凸显其内在精神的高尚,如清水被日照般,君子的品质同样坦坦荡荡,毫无杂质,以自然之纯净比附君子之纯正,开篇便给人清新又庄重之感。“砥行碧山石,结交青松枝。碧山无转易,青松难倾移。落落出俗韵,琅琅大雅词”这几句,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将君子的品行与碧山、青松相联系。以“砥行碧山石”来说,碧山质地坚硬,象征君子砥砺前行的坚毅品格,在人生道路上如碧山般坚定不移;“结交青松枝”寓意君子间的情谊如同青松枝般刚直、稳固,不为外界所动摇。“碧山无转易,青松难倾移”进一步强化这种特性,强调君子无论是自身操守还是交友原则,都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落落出俗韵”展现君子超凡脱俗的气质韵味,“琅琅大雅词”则突出君子言论的高雅,仿佛能让人听到他们出口成章的朗朗之声,这部分通过多重比喻,全方位地塑造出君子的完美形象,使其跃然纸上。“自非随氏掌,明月安能持。千里不可倒,一返无近期。如何非意中,良觌忽在兹。道语必疏淡,儒风易凌迟。愿存坚贞节,勿为霜霰欺”收尾阶段,诗意有了更丰富的延展。前两句用典故,以随侯之珠的典故暗示若没有非凡的能力与操守,便难以把握如明月般的高洁品质,强调坚守不易。“千里不可倒,一返无近期”,从空间与时间维度,诉说前行之路艰难漫长,一旦偏离便难以短期内回归正轨,寓意人生追求正道途中布满荆棘。“如何非意中,良觌忽在兹”情绪一转,惊喜于意外与友人相逢,在感慨人生不易后,这份相遇显得尤为珍贵。“道语必疏淡,儒风易凌迟”又流露出对当下世道的隐忧,担心道义、儒风渐渐衰落。最后“愿存坚贞节,勿为霜霰欺”直抒胸臆,向友人也是向所有君子发出呼吁,希望能坚守坚贞气节,不被外界恶劣环境所侵蚀,为全诗画上一个充满力量又饱含深情的句号,既展现个人情志,又折射出时代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三赠刘员外》

下一篇:唐·无名氏《长信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