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ǒ

朝代:唐作者:罗隐浏览量:1
liáng
wáng
yuàn
jīng
zhēn
yáng
tái
mèng
xiǎng
zhōng
zhǐ
jué
wǎng
rán
bēi
xiè
wèi
zhī
bào
wén
wēng
shēng
líng
xìng
tái
xīng
chāi
zào
huà
qíng
shì
jiè
kōng
huà
jìn
hán
huī
shǐ
kān
tàn
mǎn
tíng
shuāng
chuāng
fēng

译文

梁王的兔苑早已淹没在荆棘杂草之中,隋炀帝的鸡台也只在人们的梦境里留存。想起谢安这样的贤才,只觉得心中迷茫又悲伤,真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报答文翁那样的先贤。百姓遭遇不幸,只因贤能的重臣逝去,大自然如此无情,让这世界显得空寂落寞。把寒灰都拨弄尽了,才不由得深深叹息,满院子都是经霜的落叶,窗外正刮着寒风。

逐句剖析

"梁王兔苑荆榛里":梁王的兔苑早已淹没在荆棘杂草之中,

"炀帝鸡台梦想中":隋炀帝的鸡台也只在人们的梦境里留存。

"只觉惘然悲谢傅":想起谢安这样的贤才,只觉得心中迷茫又悲伤,

"未知何以报文翁":真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报答文翁那样的先贤。

"生灵不幸台星拆":百姓遭遇不幸,只因贤能的重臣逝去,

"造化无情世界空":大自然如此无情,让这世界显得空寂落寞。

"划尽寒灰始堪叹":把寒灰都拨弄尽了,才不由得深深叹息,

"满庭霜叶一窗风":满院子都是经霜的落叶,窗外正刮着寒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所思》是唐末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历史兴衰与个人感慨展开,首联写梁王兔苑、炀帝鸡台的衰败,颔联感叹谢傅的悲哀与无以为报文翁,颈联抒发台星陨落、生灵不幸的痛惜,尾联以寒灰、霜叶、风等景象收束。诗歌运用典故,借古讽今,将历史遗迹的荒凉与个人的怅惘结合,语言沉郁,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才凋零的悲叹,以及对往昔贤人的追怀与无奈,体现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现实忧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

罗隐(833~909),唐代文学家。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西南)人。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光启中,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罗隐与罗邺、罗虬合称“三罗”。其散文小品,笔锋犀利。诗风浅易流畅,亦颇有讽刺现实之作,长于提炼口头语,“今朝有酒今朝醉”(《自遣》)、“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等诗句流传后世。著有诗集《甲乙集》和文集《谗书》《两同书》等。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梁王兔苑荆榛里,炀帝鸡台梦想中”,选取梁王的兔苑、炀帝的鸡台这些历史古迹为意象。曾经繁华的苑囿台榭,如今或淹没在荆棘杂草中,或只存在于梦想里,通过今昔对比,勾勒出历史的沧桑变迁,奠定了全诗怀古伤今的基调。颔联“只觉惘然悲谢傅,未知何以报文翁”,转入对历史人物的感慨。谢傅(谢安)、文翁都是贤能之士,诗人想到他们,心中充满惘然与悲戚,又因不知如何效仿他们有所作为以回报先贤而怅然,将个人情感与对贤才的追怀结合,情感更显深沉。颈联“生灵不幸台星拆,造化无情世界空”,由怀古转向对现实的感慨。“台星拆”象征贤能之人逝去,诗人感叹生灵因贤才凋零而遭遇不幸,又怨叹大自然无情,使得世界显得空寂,字里行间满是对苍生的同情与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尾联“划尽寒灰始堪叹,满庭霜叶一窗风”,以景物作结。“寒灰”“霜叶”“风”等意象,营造出凄清萧瑟的氛围。诗人将心中愁绪比作寒灰,即便划尽也难排遣,满庭霜叶与窗外寒风,更添悲凉,将前文的悲叹、怅惘之情推向极致,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胡曾《咏史诗·上蔡》

下一篇:唐·韩偓《半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