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乐羊子之妻者":河南乐羊子的妻子,
# 河南:汉袭秦制,地方分郡县,郡上设部。郡,相当于地一级行政区。河南郡今河南省西北部。
"不知何氏之女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女儿。
"羊子尝行路":乐羊子曾在路上行走时,
"得遗金一饼":捡到一块别人遗失的金子,
"还以与妻":回家交给妻子。
# 还以与妻:当读作“还,以与妻”(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
"妻曰":妻子说:“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我听说有志之士不喝‘盗泉’的水,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廉洁之人不接受嗟来之食,
# 嗟来之食:在《礼记·檀弓》里本作“嗟!来食(喂,来吃吧)”,是富人叫饿肚子的人来吃饭时说的,有鄙夷饿者的味道。
"况拾遗求利":何况捡别人遗失的东西求利,
"以污其行乎":来玷污自己的品行呢!”
# 污其行:这里是玷污自己行为的意思。
"羊子大惭":乐羊子十分惭愧,
"乃捐金于野":于是把金子扔到野外,
# 捐:丢弃,舍弃。现在,此义仅保存在成语中,如“为国捐躯”。
"而远寻师学":然后远行拜师求学。
"一年来归":一年后回家,
# 归:回家,同下文“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妻跪问其故":妻子跪坐着问他回来的原因,
# 跪: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示敬之意。
"羊子曰":乐羊子说:“
"久行怀思":出远门久了想念家人,
"无它异也":没有别的事。”
# 无它:“它”本指蛇,上古时人们穴居,以蛇为患,见面则问“无它(蛇)乎”。后来转化为“没什么”的意思。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妻子便拿起刀走到织机前说:“
# 引:拿。
"此织生自蚕茧":这布从蚕茧生出,
"成于机杼":在织机上织成。
# 成于机杼:今语要倒过来说,在织布机上织成。“机”,最早就是指织布机。杼,机上的梭子。
"一丝而累":一根丝一根丝积累,
"以至于寸":才到一寸,
"累寸不已":一寸寸积累不止,
# 累寸不已:不停地一寸一寸地积累。
"遂成丈匹":才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如今如果割断这匹布,
# 若:假若。楚地方言,今保留。
"则捐失成功":就会丢弃已有的成果,
# 捐失:即失去,这是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捐,也有“失”义。
"稽废时日":浪费时光。
# 稽:迟延。
"夫子积学":你积累学问,
# 积学:积累学识。
"当‘":应当‘
"日知其所亡’":每天学到新东西’,
# 日知其所亡: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以就懿德":来成就美德;
# 懿:美好(多指德行)。
"若中道而归":如果中途回来,
"何异断斯织乎":和割断这布有什么区别?”
# 何异断斯织乎:跟割断这块帛有什么不同。
"羊子感其言":乐羊子被她的话感动,
# 感其言:被这番话感动。
"复还终业":又回去完成学业,
# 复还终业:以下尚有“遂七年不反。妻常躬勤养姑,又远馈羊子”等句,然后转叙他事。
"遂七年不返":于是七年没有回家。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曾有邻居家的鸡误跑进园子,
# 尝:曾经。
"姑盗杀而食之":婆婆偷偷杀了吃掉,
"妻对鸡不餐而泣":妻子面对鸡肉不吃而哭泣。
"姑怪问其故":婆婆奇怪问她原因,
"妻曰":妻子说:“
"自伤居贫":伤心自己家穷,
"使食有它肉":让饭食中有别人家的肉。”
"姑竟弃之":婆婆最终扔掉了鸡肉。
"后盗欲有犯妻者":后来有盗贼想侵犯妻子,
"乃先劫其姑":就先劫持了她的婆婆。
"妻闻":妻子听到后,
"操刀而出":拿起刀冲出来。
"盗人曰":盗贼说:“
"释汝刀从我者可全":放下刀跟从我就能保全你们,
"不从我者":不从我,
"则杀汝姑":就杀了你婆婆。”
"妻仰天而叹":妻子仰天叹息,
"举刀刎颈而死":举刀割颈自杀。
"盗亦不杀其姑":盗贼也没杀她的婆婆。
"太守闻之":太守听说后,
"即捕杀贼盗":立即捕杀盗贼,
"而赐妻缣帛":赐给妻子丝帛,
"以礼葬之":按礼仪安葬她,
"号曰":赐号为 “
"贞义":贞义”。
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南)人。曾任尚书吏部郎,元嘉初年为宣城太守。后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掌管禁旅,参与机要。因参与孔熙先、彭城王刘义康的政变阴谋,被杀。范晔博涉经史,善为文章,精通音律。曾删取各家关于东汉的史作,著《后汉书》纪传八十卷。《后汉书》一书不仅创新了史书体例,还运用骈文和声律著史,影响了六朝正史的编撰。另著有《狱中与诸甥侄书》《百官阶次》。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塑造了乐羊子妻的贤德形象的人物传记,故事不仅传递了“重义轻利”“勤学守节”的传统美德,更以女性视角彰显智慧与品格的力量。
2. 分段赏析
第一段仅用“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一句介绍人物背景,虽简洁却为后文铺垫——她虽身份平凡,却有超越常人的品德。第二段写羊子拾金归家,妻子以“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典故劝诫。她没有直接指责,而是用“拾遗求利,以污其行”的道理点醒丈夫,既体现其明辨是非的智慧,又展现对“廉洁”品格的坚守。羊子“大惭”“捐金”“远寻师学”的转变,侧面烘托妻子劝诫之有效,凸显其人格力量。第三段聚焦羊子中途回家,妻子以织布为喻劝学。“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用日常织布的具体场景,将“学习需积累”的抽象道理说得生动易懂;“断斯织”与“中道而归”类比,强调半途而废的可惜。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的结果,既体现妻子劝学之恳切,也突出她善用生活智慧引导他人的特点。第四段通过两件事刻画乐羊子妻的贞烈与善良:其一,邻居家鸡误入,婆婆杀而食之,她“对鸡不餐而泣”,因“居贫”而“自伤”,可见其安贫乐道、不愿占他人便宜的本心;其二,强盗劫姑威胁她时,她“举刀刎颈而死”,以生命守护婆婆,更以“盗不杀其姑”的结果,反衬其牺牲的震撼力。最终太守“捕杀贼盗”“赐缣帛”“礼葬”“号曰贞义”,从侧面升华其“贞义”之名,彰显传统美德的价值。
上一篇: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下一篇:南北朝·江淹《别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