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én
xiāng
jiāng
shào
shè
kuài
zèng
cháng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2
jiāng
hóu
shè
kuài
dāng
yán
dōng
zuó
jīn
jiē
tiān
fēng
dòng
wèi
záo
bīng
kǒng
qīn
gōng
yōng
rén
shòu
jiāo
rén
shǒu
dāo
yǎn
hóng
shēng
xià
fēi
suì
xuě
yǒu
duò
chūn
cōng
piān
quàn
kuì
nián
shào
ruǎn
chuī
xiāng
fàn
yuán
lǎo
wēng
luò
zhēn
céng
bái
zhǐ
shī
湿
fàng
zhù
wèi
jué
jīn
pán
kōng
xīn
huān
biàn
便
bǎo
jiāng
hóu
qīng
shāng
wèi
qíng
dōng
guī
tān
jué
nán
bié
shàng
shēn
lián
wéi
rén
hǎo
xīn
shì
jiàn
zhēn
yán
hèn
shuāi
guì
shí
chàng
wàng
qiě
wèi
jīn
xiāng

译文

姜侯在严冬设鱼脍宴,昨日今日都刮着大风。河水冰冻,难以捕鱼,凿冰取鱼恐惊扰河神宫殿。厨师从渔夫手中接过鱼,洗鱼磨刀时鱼还很新鲜。切鱼无声,鱼肉如碎雪般细嫩飞落,鱼骨已剁,鱼嘴部分鲜美脆嫩。姜侯特意劝我吃那鱼肚上的软肉,令我愧对年轻友人,还为我煮了软香米饭。鱼脍落在菜板上,白纸都没被沾湿,痛快吃喝,不知不觉间,金盘已空。作为姜侯的新朋友,我尽情地饱受了姜侯的盛情厚意。美酒佳肴当前,情谊愈发深厚。我要东归洛阳,急于赶路却自觉艰难,要分别上马时,只觉浑身无力,不忍分别。可敬你常怀良善之心,让我真切感受到你的真心实意。我不恨自己衰老而你富贵,只是惆怅地希望日后能相互忆念。

逐句剖析

"姜侯设脍当严冬":姜侯在严冬设鱼脍宴,

"昨日今日皆天风":昨日今日都刮着大风。

# 天风:大风。

"河冻未渔不易得":河水冰冻,难以捕鱼,

# 河冻未渔:自注:一作河冻取鱼,一作黄河美鱼,一作黄河冰鱼,一作黄河味鱼。

"凿冰恐侵河伯宫":凿冰取鱼恐惊扰河神宫殿。

# 河伯:传说中的河神。姓冯名夷,华阴潼乡人,浴于河中溺死,遂为河伯。

"饔人受鱼鲛人手":厨师从渔夫手中接过鱼,

# 饔人:厨师。

"洗鱼磨刀鱼眼红":洗鱼磨刀时鱼还很新鲜。

# 鱼眼红:鱼鲜则眼红。

"无声细下飞碎雪":切鱼无声,鱼肉如碎雪般细嫩飞落,

# 碎雪:喻鱼肉之白嫩。碎:一作素。,无声细下:形容刀工之精。

"有骨已剁觜春葱":鱼骨已剁,鱼嘴部分鲜美脆嫩。

# 觜春葱:形容鱼嘴部分鲜美而质脆。觜,自注:平声,喙也。

"偏劝腹腴愧年少":姜侯特意劝我吃那鱼肚上的软肉,令我愧对年轻友人,

# 愧年少:伤己之老,故愧于少年。,腹腴:鱼肚上的软肉。,偏:特意。

"软炊香饭缘老翁":还为我煮了软香米饭。

# 饭:一作粳。

"落砧何曾白纸湿":鱼脍落在菜板上,白纸都没被沾湿,

# 何曾白纸湿:切鱼不洗,放置纸上以防发滑,故云。,砧:菜板。

"放箸未觉金盘空":痛快吃喝,不知不觉间,金盘已空。

# 放箸:犹言痛吃。

"新欢便饱姜侯德":作为姜侯的新朋友,我尽情地饱受了姜侯的盛情厚意。

# 饱:饱受。,新欢:新朋友。

"清觞异味情屡极":美酒佳肴当前,情谊愈发深厚。

# 清觞异味:即美酒佳肴。

"东归贪路自觉难":我要东归洛阳,急于赶路却自觉艰难,

# 贪路:急于赶路。贪:一作贫。,东归:东去洛阳。因洛阳为故乡,故云“归”。

"欲别上马身无力":要分别上马时,只觉浑身无力,不忍分别。

# 身无力:言不忍分别。

"可怜为人好心事":可敬你常怀良善之心,

"于我见子真颜色":让我真切感受到你的真心实意。

# 真颜色:真心实意。,子:姜少府。

"不恨我衰子贵时":我不恨自己衰老而你富贵,

# 子:姜少府。

"怅望且为今相忆":只是惆怅地希望日后能相互忆念。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乃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开篇两句便点明设宴之人、设宴缘由、所处时令以及天气状况。第三句提及获取鱼的不易,由此更显主人情谊深厚。“饔人”等四句,依次描绘了厨师从接过鱼、清洗鱼到精心制作鱼脍的过程。“偏劝”等四句着力刻画宴饮场景,尽显主人待客的细致与诚意。“放箸”一句表明诗人在宴中自在无拘。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抒发诗人对主人的感激与钦佩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出自杜甫之手,在《全唐诗》里收录于第217卷第25首。此诗创作于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冬季,当时杜甫正从华州前往东都的路途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宴饮诗。借严冬设宴、烹鱼饮酒的场景,既赞美友人盛情,又抒写人生聚散的无常,体现杜甫“以日常见深意”的现实主义诗风。

2. 分段赏析

第一联以“严冬”“天风”渲染凛冽环境,反衬姜侯设宴的热情,其中“当”字炼字精妙,既点明时令的艰难,又暗含主人待客之诚。第二联“河冻未渔”以自然之寒对比人情之暖,“恐侵河伯宫”则借神话传说增添趣味,语言质朴却暗藏对民生劳苦的体察。第三联“无声细下”以动写静,突出厨师刀工之娴熟;“觜春葱”以色泽与质感勾连视觉与味觉,体现杜甫“诗中有画”的笔力。第四联“欲别上马身无力”以身体的无力映射内心的不舍,将宴饮之欢与离别之怅交织,情感深沉而克制。

3. 作品点评

此诗重点在姜侯,非脍戏。对脍戏描写仅“无声细下”两句,多写则赘。从取鱼到宴筵占大半篇幅,唯此方能尽显姜侯之德。可与《病后过王倚饮赠歌》对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怀仙歌》

下一篇: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