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zhōng
nán
shān

朝代:唐作者:孟郊浏览量:1
nán
shān
sāi
tiān
yuè
shí
shàng
shēng
gāo
fēng
liú
jǐng
shēn
zhòu
wèi
míng
shān
zhōng
rén
zhèng
xiǎn
xīn
píng
zhǎng
fēng
sōng
bǎi
shēng
wàn
qīng
huǐ
shū
cháo
cháo
jìn
míng

译文

终南山高大雄伟,塞满了整个天地,太阳和月亮都是从山中的石头上升起落下。当终南山其他地方都已被夜色笼罩时,高高的山峰上还留着落日的余晖而当终南山其他地方都已经洒满阳光时,深深的幽谷中还是一片昏暗。终南山矗立在那儿不偏不斜,山中居住的人也和这山一样爽直正派,但他们却心地平坦,从不会有路险身危的感觉。山高风长,长风吹动松柏,松枝松叶在风中呼呼作响,松涛回荡在千山万壑之间,十分清脆激越。来到终南山见到如此险绝壮美的景色,我真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天天去追求那些虚名浮利。

逐句剖析

"南山塞天地":终南山高大雄伟,塞满了整个天地,

# 塞:充满,充实。,南山:指终南山。

"日月石上生":太阳和月亮都是从山中的石头上升起落下。

# 生:升起。

"高峰夜留景":当终南山其他地方都已被夜色笼罩时,高高的山峰上还留着落日的余晖

# 高峰夜留景:《全唐诗》此句下注:“太白峰西黄昏后见馀日。”

"深谷昼未明":而当终南山其他地方都已经洒满阳光时,深深的幽谷中还是一片昏暗。

"山中人自正":终南山矗立在那儿不偏不斜,山中居住的人也和这山一样爽直正派,

# 正:正派。

"路险心亦平":但他们却心地平坦,从不会有路险身危的感觉。

# 平:但他们却心地平坦,从不会有路险身危的感觉。

"长风驱松柏":山高风长,长风吹动松柏,松枝松叶在风中呼呼作响,

# 驱:吹动。

"声拂万壑清":松涛回荡在千山万壑之间,十分清脆激越。

"即此悔读书":来到终南山见到如此险绝壮美的景色,我真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刻苦读书,

"朝朝近浮名":天天去追求那些虚名浮利。

# 近: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游终南山》是唐代诗人孟郊所做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写景为主,描绘了终南山高大雄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的奇特景色,赞美了终南山的万壑清风、清幽宜人,以及山居之人的爽直正派、心地坦然。诗中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如“南山塞天地”突出终南山之高大,“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形成鲜明对比。全诗险语惊人,笔力遒劲,气势雄浑,于写景之中寓以深意,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孟郊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虽然题材内容不同,但都显示出思深意远、造语新奇、骨寒神清、峭崛瘦硬的总体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品有《感怀》《伤春》《征妇怨》等。著有《孟东野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山水诗。介绍了诗人游览终南山的所见所感,描绘了终南山塞满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等壮美景象,体现了终南山的高深广远,营造了雄浑奇险的意境,表达了对终南山景色的赞美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追名逐利的厌倦。

2. 写作手法

夸张:“南山塞天地”,用夸张手法写出终南山高大雄伟,塞满天地,体现诗人身在深山的独特感受,虽夸而非诞。对比:“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将高峰和深谷进行对比,一高一深,突出终南山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表现其高深广远。借景抒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通过描写终南山的景色,抒发对追名逐利的厌倦,表达隐逸之情。

3. 分段赏析

首联“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南山塞天地”,用“塞”字夸张地写出终南山高大雄伟,仿佛塞满了整个天地,体现诗人身处深山,仰望山与天连、环顾为千岩万壑所遮的独特感受,虽“险”而不“怪”。“日月石上生”,写诗人在终南深处,朝望日、夕望月,都从南山高处初露半轮,如从石上“生出,表现终南之大、诗人游兴之浓。颔联“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高峰夜留景”,写其他地方已被夜幕笼罩,终南高峰还留有落日余晖,极言其高,避熟就生,抓取独特景物表现山峰高耸。“深谷昼未明”,写其他地方洒满阳光,终南深谷依然幽暗,极言其深,通过一高一深的夸张对比,表现终南山高深广远。颈联“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山中人自正”,因山“中”而不偏,赞山中人正而不邪,抒发赞颂之情。“路险心亦平”,以“路险”作反衬,突出山中人心地平坦,进一步表达对山居之人的赞美。尾联“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长风驱松柏”,“驱”字生动表现山高风长,长风使千柏万松枝叶倾斜,形神毕肖。“声拂万壑清”,将松涛的视觉形象和清风的听觉形象统一,展现万壑清风的清幽。最后两句收束全诗,表达对终南景色的喜爱,后悔追求浮名,点明隐逸之情。

4. 作品点评

韩愈在《荐士》诗里说孟郊的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这首《游终南山》在体现“硬语”特点方面很有代表性,霍松林教授认为欣赏这首诗必须紧扣“游”字,诗中硬语盘空,险语惊人,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未知其下云何?即此,其出有不容至(首句下)。警异(末句下)。

宋刘辰翁《唐诗品汇》

# 谢灵运诗:“晓闻夕飙急,晚见朝日暾。”此语殊有变互。凡风起必以夕,此云“晓闻夕飙”,即杜子美“乔木易高风”也“晚见朝日”,倒景反照也。孟郊诗:“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夕驻景,深料夜先明。”皆自谢诗翻出。

明杨慎《升庵诗话》

# 凿空奇语,却不人魔(首二句下)。无端兴想,却自真(“到此”句下)。

明钟惺《唐诗归》

# 奇语横出。结有玄想。

明唐汝询《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语极神峻,岂稿衷沥血耶。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周珽

# 异想奇调,对之光华被体。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陈继儒

# “山中人自正”,作平语观,则佳,诧以为奇,则反失之。盖东野精神所不在也。

明邢昉《唐风定》

# 盘空出险语。《出峡》诗有“上天下天水,出地入地舟”句,同一奇险。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无端兴想,却自真”

明钟惺《唐诗归》

# “警异”

宋刘辰翁《唐诗品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

下一篇:唐·齐己《杂曲歌辞·苦热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