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
hòu
gōng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mào
yuàn
chéng
huà
chāng
mén
liú
hái
shuǐ
guāng
diàn
殿
gèng
yuè
huá
lóu
qīn
luán
kāi
jìng
yíng
dōng
zhì
xiàn
qiú
cóng
chén
jiē
bàn
zuì
tiān
zhèng
chóu

译文

那丰茂的苑囿,把京城装点得像一幅画图,宫门上的屋瓦,鳞次栉比,就像不息的水流。水光殿,在这儿观赏到水光波影,却还要再起一座月华楼,让皇上欣赏到月色的温柔。刚刚入夜,妃子们已经打开了装饰着鸾鸟的妆镜,冬天才刚刚降临,侍臣们就献上了用雉羽制成的毛裘。每一个侍臣都饮得半醉了,皇上也和大家一样,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忧愁。

逐句剖析

"茂苑城如画":那丰茂的苑囿,把京城装点得像一幅画图,

# 茂苑:南朝都城建康(今南京市)的宫苑。

"阊门瓦欲流":宫门上的屋瓦,鳞次栉比,就像不息的水流。

# 瓦欲流:形容琉璃瓦色泽光艳欲滴。,阊门:即闯阖门,是神话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还依水光殿":水光殿,在这儿观赏到水光波影,

# 水光殿:均泛指为游乐而建的宫殿。,依:依傍。

"更起月华楼":却还要再起一座月华楼,让皇上欣赏到月色的温柔。

# 月华楼:均泛指为游乐而建的宫殿。

"侵夜鸾开镜":刚刚入夜,妃子们已经打开了装饰着鸾鸟的妆镜,

# 鸾开镜:即“开鸾镜”,指梳妆。鸾镜,饰有鸾鸟图案的妆镜。,侵:渐近。

"迎冬雉献裘":冬天才刚刚降临,侍臣们就献上了用雉羽制成的毛裘。

# 雉献裘:即“献雉裘”。雉裘,即雉头襄,以雉鸡头上羽毛制成的裘。雉,雉鸡,野鸡。裘,皮衣。

"从臣皆半醉":每一个侍臣都饮得半醉了,

"天子正无愁":皇上也和大家一样,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忧愁。

# 正无愁:北齐后主高纬昏庸荒淫,曾作《无愁曲》自弹自唱,被称为“无愁天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陈后宫》是唐代杰出诗人李商隐匠心独运的一首五言律诗,以其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讽喻诗的佳作。全诗以陈后宫的华丽建筑为引子,如同一幅细腻繁复的画卷,缓缓展开在读者眼前。随着笔触的深入,诗人巧妙地将视角转向统治者腐糜生活的内核,通过生动鲜明的场景描绘,如陈后主大兴土木、君臣醉卧等,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骄奢淫逸、不知勤俭的丑恶面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晚唐诗人李商隐,面对世衰道微、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动荡局势,以及执政者的荒淫奢靡,深感忧虑。他借鉴历史上陈叔宝荒淫亡国的教训,创作了《陈后宫》一诗。此诗以古讽今,深刻批判了当时统治者的腐朽生活,寄托了李商隐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尽管关于此诗的确切创作时间存疑,但其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仍熠熠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陈后宫》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深刻反映了晚唐社会现实,借古讽今,批判了统治者的腐朽生活。全诗以全景式的华丽建筑开篇,描绘了南朝陈后主荒淫奢靡的宫廷生活,从“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的富丽堂皇,到“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的大兴土木,再到“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的骄奢浪费,层层深入,将陈后主的腐朽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尾联“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则勾勒出一幅君臣醉卧、享乐无度的图景,抒发了诗人对醉生梦死的腐朽上层统治集团的愤慨。此诗严格遵守五言律诗的格式要求,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语言凝练,每句诗都富有深意,耐人寻味,通过铺陈手法和借古讽今的艺术特色,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批判态度。

2. 写作手法

借古讽今:诗歌以陈后主荒淫亡国的旧事为题材,表面上是在写陈朝后宫的奢靡生活,如“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描绘陈朝宫苑的华丽,实际上是借陈后主的故事来讽喻当时唐朝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警示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象征:诗中的“玉树”象征着陈后主荒淫享乐的生活以及陈朝的腐朽统治,而“歌翻玉树尘”暗示这种腐朽的生活最终会如尘土般消散,象征着陈朝的灭亡。同时,诗歌整体营造的衰败氛围也象征着晚唐王朝风雨飘摇的局势。对比:诗句“渚莲参法驾,沙鸟犯句陈”中,水中莲花仿佛在参拜帝王车驾的庄重,与沙滩上鸟儿随意飞落冒犯宫廷禁区的自在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以莲花的“参”衬托鸟儿的“犯”,突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前者庄重而有秩序,后者自由而无拘束。情景交融:如“石城弦管日纷纷,乌鹊南飞客恨新”,描写石城每天弦管之声纷纷扬扬,而乌鹊却向南飞去,营造出一种喧嚣又凄凉的氛围,将陈后宫的热闹与诗人内心的客恨交织在一起,以乐景写哀情,使情与景相互交融,更增添了诗歌的悲叹意味。细节描写:“寿献金茎露,歌翻玉树尘”,通过“献露”这一细节表现臣子对帝王的谄媚,“歌翻玉树”则具体描绘了宫廷中演唱《玉树后庭花》的场景,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出陈后宫中荒淫奢靡的生活,让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氛围。

3. 分段赏析

《陈后宫》一诗,首联“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以华美的茂苑城和闪耀的阊门琉璃瓦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富丽堂皇的画卷,暗示陈后主奢华无度的生活。此联不仅展现了陈后宫的外观之美,更以“如画”与最终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反讽意味强烈。颔联“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进一步聚焦到宫殿建筑,通过“还依”“更起”的递进,揭示了统治者无休止的享乐欲望。水光殿与月华楼的兴建,象征着贵族们永无止境的奢靡生活,预示着国家的衰败。颈联“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则以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通过夜晚开镜梳妆和冬天献上珍贵毛裘的场景,深刻讽刺了陈后主的奢侈浪费。这两句诗以点带面,揭示了统治者无时无刻不在享乐,批判力度更为强烈。尾联“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则以漫画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君臣醉卧、无忧无虑的享乐图景。此联中的“醉”字双关,既指身体上的醉酒,也暗指精神上的麻木与沉沦。面对如此景象,天子竟无动于衷,这无疑是对其荒淫无道的最好讽刺。

4. 作品点评

《陈后宫》是唐代杰出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成为咏史诗中的瑰宝。李商隐通过对南朝陈后主荒淫无度生活的描绘,巧妙地借古讽今,对晚唐统治者的腐朽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全诗以全景式的视角开篇,以华丽的语言勾勒出陈后宫的富丽堂皇,随后逐步深入到统治者生活的奢靡细节,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如“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生动地展现了陈后主及其臣僚们昼夜玩乐、不知勤俭的丑陋面貌。尾联则以漫画式的手法,将君臣醉卧、无忧无虑的享乐图景定格,既是对陈后主荒淫无道的强烈讽刺,也是对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生活的有力抨击。全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语言凝练而富有深意,既体现了李商隐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其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更是对现实的有力警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极深于作用,自觉味在咸酸之外。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茂苑阊门,见一隅之地;依殿起楼,见工役不休。五句,是无朝暮;六句,是无冬夏。君臣都在醉梦中,焉得不亡?

清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

# 一二城郭之壮丽,三四宫殿之华美。五女色之妍,六衣服之赊。臣醉而君无愁,荒淫如此,安得不亡?

清屈复《玉溪生诗意》

# 题为《陈后宫》,结句乃用北齐事。合观全篇,又不切陈,盖借古题以论时事也。若作怀古,则陈、齐舛驳,了无义理。

清程梦星《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

# 此种尖俏之笔,作小诗则耐人寻味,作律诗则嫌于剽而不留,非大方气体,虽有馀意,终乏厚味也。

清纪昀《李义山诗说》

# 不说出方有余味,方得讽刺体,此比兴所以高于赋也。

清张采田《李义山诗辨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翃《送李明府赴滑州》

下一篇:唐·颜真卿《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