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渡头归问津":黄河渡口归人来问路,
"离家几日茱萸新":离家一些时日已经到了重阳。
"漫道闺中飞破镜":不要说已经到了月半之时,
# 飞破镜:指月半。《古绝句》:“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犹看陌上别行人":你看那路上仍旧有离别的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1. 分段赏析
“黄河渡头归问津”此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黄河渡头,黄河的壮阔景象为送别场景增添了苍茫与深远的氛围。一个“归”字,既指友人即将踏上归途,也隐含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盼与不舍。而“问津”二字,则暗示了离别时的询问与探寻,仿佛是在寻找一种情感的寄托或答案,使得整句诗充满了离愁别绪。“离家几日茱萸新”此句通过茱萸这一时令植物的新绿,巧妙地反映了时间的流逝。茱萸在古代常被视为避邪之物,此处用以寄托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关切。一个“新”字,既描绘了茱萸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友人离家不久,但已让诗人心生挂念。整句诗以物喻情,含蓄而深沉。“漫道闺中飞破镜”此句运用了典故,借“闺中飞破镜”来隐喻离别带来的情感破裂。破镜难圆,象征着离别后的难以重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深深忧虑与不舍。同时,“漫道”二字,也透露出诗人对离别事实的无奈接受与淡淡哀愁。“犹看陌上别行人”此句直接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诗人站在黄河渡头,目送友人渐行渐远。一个“犹”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久久凝视与不舍之情。而“陌上别行人”则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离去的背影,使得整句诗充满了离别的凄凉与无奈。整句诗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具体的景象之中,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远。
上一篇:唐·储光羲《吃茗粥作》
下一篇:唐·孟浩然《寄天台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