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
yín

朝代:唐作者:于濆浏览量:1
lǒng
shàng
ér
shǒu
zhòng
cháng
chuāng
xià
pāo
suō
shǒu
zhī
shēn
yuàn
yān
zhào
shū
huà
wéi
姿
xiào
zhí
qián
rán
jiā
guó
féi

译文

田垄上耕地的男儿,亲手耕种却常饿着肚子。窗户下织布的女子,亲手织布却身上没有衣服。我希望燕赵那些美丽的女子,都变成嫫母那样丑陋的容貌。她们的一笑不再值千金,这样自然国家就会富足起来。

逐句剖析

"垄上扶犁儿":田垄上耕地的男儿,

# 垄:一作垅。田地分界的埂子,这里泛指田地。

"手种腹长饥":亲手耕种却常饿着肚子。

"窗下抛梭女":窗户下织布的女子,

# 下抛:一作前掷。

"手织身无衣":亲手织布却身上没有衣服。

"我愿燕赵姝":我希望燕赵那些美丽的女子,

# 燕赵姝:燕赵的美女,泛指天下美女。燕赵多美女,故称。

"化为嫫母姿":都变成嫫母那样丑陋的容貌。

# 嫫母:相传为黄帝的妃子,很有贤德,但相貌很丑。

"一笑不值钱":她们的一笑不再值千金,

# 钱:一作金。,一笑:封建统治者为博取美女的欢心,不惜一掷千金,故有“一笑千金”之语。

"自然家国肥":这样自然国家就会富足起来。

# 肥:富裕,富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苦辛吟》是唐代诗人于濆创作的五言古诗,出自《全唐诗》。诗中描绘了田间耕种的男儿和窗边织布的女子。他们亲手劳作,却面临“腹长饥”“身无衣”的困境,反映出社会的不公平。前四句用“推理对比”,展现“扶犁儿”饥、“抛梭女”寒的社会现实,后四句以“转化对比”,设想燕赵美女变丑,批判上层社会奢靡。全诗层次分明,语言通俗,深刻揭示封建社会不合理现象,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对社会弊病的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于濆(?~?),唐代诗人。字子漪,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会昌时,为乡贡进士,曾漫游各地,远入边塞。咸通进士,官终泗州判官。其工诗,尤善古风,与刘驾、曹邺等皆不满当时拘守声律和轻浮艳丽的诗风,曾作古风诗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其诗多为五古,短小精悍,风格古朴,颇受乐府民谣影响。诗今存40余篇,颇多能反映当时社会矛盾之作。著有《于濆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于濆长期置身社会底层,对彼时社会贫富悬殊的状况有着深切感悟。在他的创作里,常常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聚焦这一社会问题展开深刻呈现。于濆留存于世的诗作数量不算丰赡,然而其中大部分都直面了当时严峻的社会矛盾。《苦辛吟》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篇,充分彰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洞察与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讽喻诗。通过描述耕者无食、织者无衣的现实,以及对统治者奢靡之风的批判,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强烈批判。

2. 写作手法

对比:整首诗以对比手法为核心,不但在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将下层百姓与上层贵族的生活状况进行了鲜明的总体对照,而且前、后半首还各自运用独特的对比技巧,生动展现出不同阶层的真实面貌:前半首运用“推理对比”,后半首则采用“转化对比”。这种创作手法贯穿全诗,从宏观层面来看,前后段落形成了阶层生活状态的强烈反差;从微观角度而言,前半首以暗含逻辑的表述引导读者思考现实矛盾,构成“推理对比”,后半首则借助充满想象力的场景构建,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即“转化对比”。两种对比方式相辅相成,使诗歌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揭露更加深刻,艺术表达更为丰富。

3. 分段赏析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此句运用“推理对比”手法,以直白质朴的语言勾勒出鲜明画面。“扶犁儿”与“抛梭女”是辛勤劳作的典型代表,“手种”却“腹长饥”,“手织”反“身无衣”,通过将本应有的生活状态与残酷现实相对照,未直接评判却引导读者自行推导其中矛盾,深刻揭示出封建社会底层劳动者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的不合理现象,饱含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诗人运用“转化对比”与浪漫想象,“燕赵姝”象征着上层社会奢靡生活中被追捧的对象,而期望其化作德行贤良但容貌丑陋的“嫫母”,让“一笑不值钱”取代“一笑千金”的奢靡,将现实的腐朽与理想中的清明进行对比。这种奇思妙想的表达,既批判了上层社会的挥霍无度,又委婉传达出对国家富强、社会公平的渴望,情感强烈且富有艺术感染力。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借助充满奇思妙想的想象,构建出独特的转化对比。在艺术呈现方面,这种手法不仅让诗歌塑造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跃然纸上,还使得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曲折婉转、层层递进,情感的表达更为浓烈。如此巧妙的手法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作品蕴含的深刻内涵与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于濆《辛苦吟》:“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掷梭女,手织舟无衣。”此作有关风化、怛失之粗直。

明谢榛《四溟诗话》

# 奇想。

清陆次云《五朝诗善鸣集》

# 家国岂因女笑而贫耶?所见亦偏(末句下)。

清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赠歌妓二首》

下一篇:唐·于濆《古宴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