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è
èr
shí
wáng
zhèng
èr
xiù
cái
tīng
hòu
mèng
zuò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chū
mèng
lóng
gōng
bǎo
yàn
rán
ruì
xiá
míng
mǎn
qíng
tiān
xuán
chéng
zuì
péng
lái
shù
yǒu
xiān
rén
pāi
jiān
shǎo
qǐng
yuǎn
wén
chuī
guǎn
wén
shēng
jiàn
fēi
yān
qūn
xún
yòu
guò
xiāo
xiāng
xiāng
líng
shí
xián
piē
jiàn
féng
shū
chàng
wàng
jiāo
xiāo
xiū
mài
hǎi
wéi
tián
féng
máo
liáo
lóng
qíng
jiāng
huà
yuè
lián
huǎng
míng
yòu
àn
duàn
hái
lián
jué
lái
zhèng
shì
píng
jiē
bèi
hán
dēng
zhěn
shǒu
mián

译文

刚开始梦见龙宫中宝焰燃烧,吉祥明丽的彩霞布满晴朗的天空。随即变成醉靠着蓬莱仙树,有一个仙人轻拍我的肩膀。过了一会儿远远听到吹奏细管的声音,听到声音却因为飞扬的烟雾而看不见人。不久又经历了潇湘的雨,雨水敲打着湘灵弹奏的五十弦瑟。一眼瞥见河神冯夷特别惆怅地远望,不要卖鲛绡了,因为沧海已经变成桑田。也遇到毛女极其无聊,龙伯举起华岳的莲花。梦境模糊不清,忽明忽暗,迷迷糊糊,断断续续。醒来后看到正是与台阶平齐的雨水,独自背对着寒灯,枕着手入眠。

逐句剖析

"初梦龙宫宝焰然":刚开始梦见龙宫中宝焰燃烧,

# 然:通“燃”。,宝焰:珠宝光华如火焰。

"瑞霞明丽满晴天":吉祥明丽的彩霞布满晴朗的天空。

"旋成醉倚蓬莱树":随即变成醉靠着蓬莱仙树,

# 蓬莱:指海上蓬莱仙山。

"有个仙人拍我肩":有一个仙人轻拍我的肩膀。

"少顷远闻吹细管":过了一会儿远远听到吹奏细管的声音,

# 细管:指笙。管,全唐诗校:“一作笛。”

"闻声不见隔飞烟":听到声音却因为飞扬的烟雾而看不见人。

"逡巡又过潇湘雨":不久又经历了潇湘的雨,

# 逡巡:顷刻。

"雨打湘灵五十弦":雨水敲打着湘灵弹奏的五十弦瑟。

# 五十弦:指瑟。,湘灵:湘水之神。,打:全诗注:“都领切,又都历切。”

"瞥见冯夷殊怅望":一眼瞥见河神冯夷特别惆怅地远望,

# 冯夷:河伯。

"鲛绡休卖海为田":不要卖鲛绡了,因为沧海已经变成桑田。

# 海为田:用沧海桑田事。,鲛绡:传说海中蛟人所织的丝织品。见左思《吴都赋》注。

"亦逢毛女无憀极":也遇到毛女极其无聊,

# 无憀:无聊。

"龙伯擎将华岳莲":龙伯举起华岳的莲花。

# 华岳莲:指华山莲花峰。,擎将:举起。

"恍惚无倪明又暗":梦境模糊不清,忽明忽暗,

"低迷不已断还连":迷迷糊糊,断断续续。

"觉来正是平阶雨":醒来后看到正是与台阶平齐的雨水,

"独背寒灯枕手眠":独自背对着寒灯,枕着手入眠。

# 独:全唐诗校,“一作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人梦到龙宫宝焰、瑞霞满天、蓬莱仙境、仙人拍肩等奇异场景,又闻细管声、见潇湘雨、遇冯夷、毛女、龙伯等神话人物,展现了梦境的迷离与变幻。梦醒后,诗人回到现实,独背寒灯,枕手而眠,流露出怅惘与孤独之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夸张,通过虚实结合、细腻描写,将梦境与现实交织,营造出一种瑰丽而迷幻的艺术效果。诗的前半部分描绘梦境,后半部分写梦醒后的现实,前后对比鲜明,情感层层递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于公元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记梦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听雨后梦中所见的奇幻景象,介绍了龙宫宝焰、瑞霞满天、蓬莱仙境、仙人拍肩等神话场景,以及冯夷、毛女、龙伯等神话人物的出现,体现了梦境的迷离与变幻。诗人通过虚实结合、细腻描写,营造了一种瑰丽而迷幻的艺术氛围。梦醒后,诗人独背寒灯,枕手而眠,表达了怅惘与孤独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的深刻思考。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多处运用神话典故,如“湘灵五十弦”用湘灵鼓瑟的典故,“冯夷”是传说中的河神,“鲛绡”出自鲛人泣泪成珠、织绡的传说,“毛女”是传说中在华山修行的仙女,“龙伯”是古代神话中的巨人。这些典故的运用丰富了诗歌内涵,增添了神秘奇幻的氛围,也使诗人的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对比:将梦境的奇幻绚丽与现实的清冷孤寂进行对比,梦境中如“初梦龙宫宝焰然,瑞霞明丽满晴天”的绚烂,与醒来后“觉来正是平阶雨,独背寒灯枕手眠”的落寞形成鲜明反差,强化了诗人内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突出了诗人的无奈与怅惘之情。虚实结合:诗歌前半部分主要描绘梦境中的奇遇:从龙宫宝焰到蓬莱仙境,再到仙人的出现和神秘音乐的聆听,这些内容营造出一种恍若隔世的幻境感。而到了后半部分,“觉来正是平阶雨,独背寒灯枕手眠”一句则将视角拉回现实,形成鲜明对照。

3. 分段赏析

开头四句“初梦龙宫宝焰然,瑞霞明丽满晴天。旋成醉倚蓬莱树,有个仙人拍我肩”:诗人开篇即进入奇幻梦境,描绘龙宫宝焰燃烧,天空布满明丽瑞霞的壮观景象,随后自己醉倚蓬莱仙树,还有仙人拍肩,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美妙奇幻的氛围,展现出诗人对美好、超脱境界的向往。中间八句“少顷远闻吹细管,闻声不见隔飞烟。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瞥见冯夷殊怅望,鲛绡休卖海为田。亦逢毛女无憀极,龙伯擎将华岳莲”:梦境进一步展开,先是听到远处传来细管吹奏声,却被飞烟阻隔不见其人,增添神秘氛围。接着历经潇湘雨,雨打湘灵瑟,又见到冯夷怅望,听闻海变田的感慨,遇到毛女无聊,龙伯举莲等情节,梦境不断变换,充满奇幻色彩,各种神话元素交织,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最后四句“恍惚无倪明又暗,低迷不已断还连。觉来正是平阶雨,独背寒灯枕手眠”:描绘梦境的变幻不定,忽明忽暗,断断续续,最后诗人从梦中醒来,面对的是台阶上的雨水和寒灯,独自一人枕手而眠,与之前的奇幻梦境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出诗人醒来后的孤寂与无奈,强化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朱彝尊曰:律诗而无对偶,古诗而叶今调,此格仅见。何焯曰:述梦即所以自寓。又曰:诗是七古而声调合律,仅见此篇。纪昀曰:《杜秋诗》、《桐叶诗》亦是此格,意必当时有此别体,然究不可训,故后人罕为之。

清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引

# 六句况人间得意事,六句况人间失意事,末四句况得意失意同归于尽也。托意与少陵《渼陂行》略同。

清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

# 一段仙会甚明。二段云雨分明。三段又换一境。四段上二句结梦二句以阶雨结梦雨。不唯梦中仙人冯夷、毛女、龙伯不见,并二秀才亦去也。

清屈复《玉谿生诗意》

# 通篇首尾以“梦”、“觉”二字照应,盖寓言半生如梦似幻也。

清程梦星《重订李义山诗集笼注》

# 唐人五言四韵之律多不对者,七言无之。乃有七言长律而不对者,如李义山《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作》,此诗调谐响协,若编入古体,则凡笔力孱弱者皆得援以藉口矣,故断其为长律而无疑也。

清汪师韩《诗学纂闻》

# 此诗本事未详,语太迷幻,故阅者不见其佳处。唯桐乡冯氏谓自叙生平,似为得之。

清张采田《李义山诗辨正》

# 假梦境之变幻,喻身世之遭逢也。

唐李商隐《玉溪生诗集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牧《兵部尚书席上作》

下一篇:唐·薛能《江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