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u
zhāng
shào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2
wǎn
nián
wéi
hào
jìng
wàn
shì
guān
xīn
cháng
kōng
zhī
fǎn
jiù
lín
sōng
fēng
chuī
jiě
dài
shān
yuè
zhào
tán
qín
jūn
wèn
qióng
tōng
shēn

译文

人到晚年就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效国家,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去听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逐句剖析

"晚年唯好静":人到晚年就特别喜好安静,

# 好:爱好。,唯:亦写作“惟”,只。,晚年:年老之时。

"万事不关心":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效国家,

# 长策:犹良计。,自顾:自念;自视。

"空知返旧林":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 旧林:指禽鸟往日栖息之所。这里比喻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空知:徒然知道。

"松风吹解带":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

# 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解带,表示熟不拘礼,或表示闲适。

"山月照弹琴":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

"君问穷通理":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

# 理:道理。,穷通:困厄与显达。穷:不能当官。通:能当官。,君:一作“若”。

"渔歌入浦深":不如去听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 浦深:河岸的深处。,渔歌:隐士的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酬张少府》是唐代诗人王维酬答友人张少府之作。诗中围绕自身志趣与心境展开,前两联倾诉内心情致,蕴含着抱负难展的矛盾苦闷;颈联展现隐逸生活情趣;尾联即景悟情,以问答作结。整体着意表达“好静”志趣和对闲适生活的感受,同时也透露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以情开篇,情景交融,如颈联以动写静,营造出物我两忘之境;尾联采用问答形式,含蓄传意。首联颔联抒情,暗藏矛盾苦闷;颈联绘景,凸显隐逸情趣;尾联借问答表达哲思,余味悠长。此诗生动展现王维的志趣与心境,虽表面达观,却难掩失落苦闷。其写作手法巧妙,情景、问答的运用使诗意含蓄深远,将内心复杂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融于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酬张少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当时张少府先有诗相赠,王维以此诗酬答。该诗反映了王维既不愿同流合污,又在政治理想破灭后,选择洁身自爱、归隐山林的心路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赠友诗,主题围绕着诗人的人生感慨与隐逸志趣。开篇表明晚年喜静、万事不关心的心态,实则透露抱负难施的无奈;“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道出理想破灭后归隐的无奈选择;“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描绘了归隐后的闲适生活画面;最后以问答形式回应友人,借渔歌表达不问世事、归隐自适的态度。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松风”“山月”等意象,营造出清幽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归隐后的复杂情感,既有闲适之意,也有隐痛之感。直抒胸臆:“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等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痛苦与归隐的选择。

3. 分段赏析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看似达观地说自己到晚年只喜好清静,对万事都不关心,实则隐含着远大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奈与失落。“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紧承首联,直言自己没有良策报国,只能无奈地回归旧林归隐,深刻体现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展现归隐后的生活场景,描绘出诗人在松风山月中自由自在的状态,以景写情,在闲适的表象下,仍可感受到其内心深处的隐痛。“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以不答作答,用渔歌入浦的画面回应友人对穷通之理的询问,含蓄地表达出不愿与现实合作、归隐自守的态度。

4. 作品点评

王维的《酬张少府》情感真挚复杂,将人生的无奈、理想的破灭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融为一体。写作上,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相结合,以含蓄的笔触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内涵。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尤其是尾联的处理,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空间,充分展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以及他在山水田园诗创作上的深厚造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意思闲畅,笔端高妙,此是右丞第一等诗,不当于一字一句求之。

明李沂《唐诗援》

# 钟云:妙在酬答,只似一首闲居诗,然右丞庙堂诗亦皆是闲居。谭云:妙绝(尾联下)。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唐云:庙堂酬答亦多不切闲居者,钟自不采耳。

明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

# “自顾无长策,空自返旧林”,无一毫作伪,无一毫诡秘。

清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

# 一二后即当接“松风”“山月”,却横插“自顾”二句,意遂深厚。

清屈复《唐诗成法》

# 宕开收,言不尽意,此亦一法(“渔歌”句下)。顾云:末酬张少府用《离骚·渔父》篇意,俊逸。

清吴煊、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

#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含一篇之脉,此方是起法。三、四虚承,五、六实地,用笔浅深俱到,章法之妙也。

清张谦宜《絸斋诗谈》

# 收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本位收住……王右丞“君问穷通理,渔歌人浦深”,从“解带”“弹琴”宕出远神也。结意以不答答之。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悠然神远(“松风”句下)。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起接四句一气,下承“旧林”,转结到“酬”字意,兴趣最远。理会了彻,随口都成灵籁。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

# 句句是酬却,末用“君问”一语倒转,去路转更悠然,所以末妙。

清张锡麟《唐诗近体》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煜《感怀》

下一篇:唐·蔡孚《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二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