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wén
shū
liáng

朝代:魏晋作者:王粲浏览量:2
piān
piān
zhě
hóng
鸿
shuài
jiāng
bīn
jūn
zhēng
yuán
pìn
西
lín
lín
hóng
zhǔ
liáng
mín
ěr
xíng
kǒng
miǎo
qín
jūn
jìng
shǐ
shèn
ěr
suǒ
zhǔ
móu
yán
xián
cuò
shuō
shēn
yán
líng
yǒu
zuò
qiáo
shì
xiān
mín
lái
shì
zhī
shèn
ěr
zhǔ
zhī
tàn
qíng
huá
zhù
zhī
wēi
shì
míng
tīng
cōng
shì
wéi
dǒng
míng
nìng
shī
zhòng
gài
shàng
yán
gōng
zhì
biàn
chǔ
gòu
huàn
chéng
gōng
yǒu
yào
zài
zhòng
huān
rén
zhī
duō
yǎn
zhī
shí
nán
zhān
hēi
shuǐ
tāo
tāo
liú
jiāng
hàn
yǒu
juǎn
yǔn
lái
jué
xiū
èr
bāng
ruò
fǒu
zhí
zhī
yóu
miǎn
xíng
rén
xiǎn
liú
shàng
zāi
jūn
qiú
rén
shuí
qín
hòu
yōu
wéi
shī
zuò
zèng
gǎn
yǒng
zài
zhōu

译文

那轻盈飞翔的鸿雁,沿着江边飞行。君子你出行远游,前往西方邻国访问。来到这宽阔的水渚边,我不禁思念梁岷之地。你的行程十分遥远,为何如此匆忙辛劳。君子行事重视开端,要谨慎对待自己所主事的事务。谋划言论一定要听取贤能之人的意见,采纳正确的说法来辅助自己。延陵季子有高尚的举动,子产、叔向与之交好。前代贤人的事迹,是后代人遵循的准则。既要谨慎对待自己的主事,也要引导自己预知事物的细微征兆。从外在的华彩探寻内在的情理,从明显的现象知晓隐微的本质。视觉明晰、听觉灵敏,没有什么事不加以思考。董褐享有盛名,为何不向他学习。众人的意见不可掩盖,不要推崇自己的言论。在梧宫的辩论,导致齐楚结下怨仇。成功有要点,在于让众人心情愉悦。人多有忌讳,掩盖过失实在困难。眺望那黑水,江水滔滔流淌。长江、汉水有曲折,确实能带来美好的景象。两个邦国的好坏,责任在你身上。遥想那出行的人,很少能不滞留他乡。崇尚啊君子,你与其他人不同。谁不辛勤付出,不要增加我的忧愁。唯有作诗相赠,斗胆在舟中咏唱。

逐句剖析

"翩翩者鸿":那轻盈飞翔的鸿雁,

# 鸿:大雁。,翩翩:鸟疾飞貌。

"率彼江滨":沿着江边飞行。

# 率:循。

"君子于征":君子你出行远游,

# 于:语助词。

"爰聘西邻":前往西方邻国访问。

# 西邻:指蜀地。时刘璋为益州牧,占据蜀地。,聘:古时诸侯间的通问修好,此指出使。,爰:乃。

"临此洪渚":来到这宽阔的水渚边,

# 渚:小洲。,洪:大水。

"伊思梁岷":我不禁思念梁岷之地。

# 岷:岷山,其东部支脉马山扼俯三峡,与梁山同为入蜀的要地。,梁:梁山,在重庆梁平区东北,八岭长峻,形势险要。

"尔行孔邈":你的行程十分遥远,

"如何忽勤":为何如此匆忙辛劳。

# 勤:忧。荆州去蜀,山高水险,且刘表主荆州之始,便与刘焉、刘璋父子有隙,故粲为文叔良!此行担忧。,忽:一作勿。

"君子敬始":君子行事重视开端,

# 敬始:“慎始而敬终”之意,旨在劝勉文叔良始终不忘恭敬谨慎。

"慎尔所主":要谨慎对待自己所主事的事务。

# 主:职守。

"谋言必贤":谋划言论一定要听取贤能之人的意见,

# 谋言:言谈议论。

"错说申辅":采纳正确的说法来辅助自己。

# 申辅:申说辅车相依之意。荆州为蜀门户,荆州无事则蜀亦得安乐。,错说:谓佳语美言。错:文饰。

"延陵有作":延陵季子有高尚的举动,

# 延陵:春秋时吴国季札的封地,此指季札。

"侨肸是与":子产、叔向与之交好。

# 与:参助。,肸:春秋时晋国叔向的名。,侨:春秋时郑国子产的名。

"先民遗迹":前代贤人的事迹,

"来世之矩":是后代人遵循的准则。

# 矩:仪则。

"既慎尔主":既要谨慎对待自己的主事,

"亦迪知几":也要引导自己预知事物的细微征兆。

# 迪:进至。

"探情以华":从外在的华彩探寻内在的情理,

# 华:外貌。

"睹著知微":从明显的现象知晓隐微的本质。

# 微:事物的微迹、征兆。古以知几为较高的修养。,著:一作着。

"视明听聪":视觉明晰、听觉灵敏,

"靡事不惟":没有什么事不加以思考。

# 惟:思。

"董褐荷名":董褐享有盛名,

# 荷:担。,董褐:春秋时晋国大夫。

"胡宁不师":为何不向他学习。

# 胡宁:疑问代词。

"众不可盖":众人的意见不可掩盖,

# 盖:欺蔽。,众:指刘璋方面的众官僚。

"无尚我言":不要推崇自己的言论。

# 我:指文叔良。,尚:高。

"梧宫致辩":在梧宫的辩论,

# 梧宫:齐国的王宫名。

"齐楚构患":导致齐楚结下怨仇。

# 构患:犹谓交兵。

"成功有要":成功有要点,

"在众思欢":在于让众人心情愉悦。

"人之多忌":人多有忌讳,

"掩之实难":掩盖过失实在困难。

"瞻彼黑水":眺望那黑水,

# 黑水:指源于四川省松潘县的黑水河,其水注入眠江,流经成都而人长江。汉代以黑水河为长江源头之一。

"滔滔其流":江水滔滔流淌。

"江汉有卷":长江、汉水有曲折,

# 汉:汉水,此亦隐指汉水流域的荆州牧刘表。,江:长江。此亦隐指长江源地的蜀主刘璋。

"允来厥休":确实能带来美好的景象。

# 休:美好。,来:语助词。,允:的确。

"二邦若否":两个邦国的好坏,

# 若否:犹谓善恶。,二邦:指荆蜀两地。

"职汝之由":责任在你身上。

"缅彼行人":遥想那出行的人,

# 行人:使者,指文叔良。,缅:思。

"鲜克弗留":很少能不滞留他乡。

# 克:能。,鲜:少。

"尚哉君子":崇尚啊君子,

"异于他仇":你与其他人不同。

# 他仇:指同僚中的其他人。仇:匹。

"人谁不勤":谁不辛勤付出,

"无厚我忧":不要增加我的忧愁。

"惟诗作赠":唯有作诗相赠,

"敢咏在舟":斗胆在舟中咏唱。

# 敢:廉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文叔良》是东汉末文学家王粲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此诗为送别友人文叔良而作,全诗共四十六句。诗开篇以江汉鸿雁起兴,既述临别场景,又有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对其处事的劝勉。诗人通过“君子敬始”“谋言必贤”等句强调修身择主之道,通过“董褐荷名”“梧宫致辩”等典故阐述治国需审时度势的道理,言辞之中,体现出作者为友人谋画出行的良苦用心,还有与友人情谊的诚挚深沉。全诗情感忧郁但不过伤,言情和说理相互配合,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虑与成熟的文笔。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汉魏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177~217),汉魏间诗人。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初平四年,王粲前往荆州依靠刘表。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荆州,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举州投降,王粲也归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赐爵关内侯。王粲为“建安七子”之一,与曹植并称为“曹王”。其诗、赋辞气慷慨,亦讲求骈俪华彩。代表作品有《七哀诗》《登楼赋》。今人辑有《王粲集》,并附其《英雄记》。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赠文叔良》是东汉末文学家王粲创作的一首四言赠答诗,是送别友人荆州从事文颖(字叔良)赴蜀所作,大约创作于建安年间依附荆州牧刘表时期(193-208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赠答诗。诗歌写诗人送别友人文叔良时,对其远行加以劝勉,叮嘱他谨慎处事、听取众人意见,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董褐荷名,胡宁不师”引用《左传》中“董褐”的典故:“董褐”指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董狐,“荷名”意为承载着美名。《左传》记载:董狐不畏权贵,直书“赵盾弑其君”,被赞为良史。孔子肯定其坚守史笔、不避权贵的精神。此处“胡宁不师”意为“为何不以此为榜样”,诗人是反问友人为何不以此为榜样,劝其学习董褐因善于审时度势而得名的智慧。起兴:“翩翩者鸿,率彼江滨”以江边鸿雁起兴,描绘临别场景,点出友人文叔良即将西行出使“西邻”,流露出对友人奔波辛劳的关切。

3. 分段赏析

“翩翩者鸿,率彼江滨。君子于征,爰聘西邻。临此洪渚,伊思梁岷。尔行孔邈,如何忽勤”八句以江边鸿雁起兴,描绘临别场景。“翩翩”写出鸿雁轻盈的姿态,“率彼江滨”交代其活动环境,自然引出“君子于征”,点出友人文叔良即将西行出使“西邻”。“临此洪渚”点明送别地点,“伊思梁岷”暗示友人此行的目的地。“尔行孔邈”强调路途遥远,“如何忽勤”则流露出对友人奔波辛劳的关切,开篇便将离别的情境与对友人的牵挂融为一体。“君子敬始,慎尔所主。谋言必贤,错说申辅。延陵有作,侨肸是与。先民遗迹,来世之矩”八句是对友人的劝勉,强调修身择主之道。“君子敬始,慎尔所主”直言君子行事要慎重对待开端,谨慎选择所侍奉的对象;“谋言必贤,错说申辅”则劝诫友人谋划时要听取贤能之言,采纳正确建议来辅助自己。随后提及延陵季子、子产、叔向等古人的行事,称其为“来世之矩”,以先贤遗迹为榜样,进一步强化劝勉之意。“既慎尔主,亦迪知几。探情以华,睹著知微。视明听聪,靡事不惟。董褐荷名,胡宁不师”八句继续阐述处世之道,强调洞察事物的重要性。“既慎尔主,亦迪知几”承接上文,指出谨慎择主之外,还要启迪心智、洞察事物变化的先兆;“探情以华,睹著知微”是说要通过外在表现探究实情,从明显的现象中察觉隐微的变化。“视明听聪,靡事不惟”则要求友人做到目光敏锐、听觉灵敏,对任何事情都要深思熟虑。最后以“董褐荷名”的典故,反问友人为何不以此为榜样,劝其学习董褐因善于审时度势而得名的智慧。“众不可盖,无尚我言。梧宫致辩,齐楚构患。成功有要,在众思欢。人之多忌,掩之实难”八句围绕处世与成事展开,阐述团结与慎言的重要性。“众不可盖,无尚我言”点明不可压制众人意见,不要自视甚高、固执己见;“梧宫致辩,齐楚构患”引用典故,说明不当的争辩可能引发争端,以此警示友人慎言。“成功有要,在众思欢”指出成功的关键在于使众人心情愉悦、团结一心;“人之多忌,掩之实难”则提醒友人,人多有忌讳,想掩盖矛盾其实很困难,需谨慎应对人际关系。“瞻彼黑水,滔滔其流。江汉有卷,允来厥休。二邦若否,职汝之由。缅彼行人,鲜克弗留”八句转向友人此行的地域与责任,流露复杂情感。“瞻彼黑水,滔滔其流”与“江汉有卷”描绘了友人将要经过的江水景象,“允来厥休”寄寓了对友人此行能带来美好结果的期盼。“二邦若否,职汝之由”明确点出友人身负重任,两地关系的好坏都由其主导,凸显责任之重大。“缅彼行人,鲜克弗留”则感叹过往行人多会停留,暗含对友人能否顺利完成使命的牵挂。“尚哉君子,异于他仇。人谁不勤,无厚我忧。惟诗作赠,敢咏在舟”六句收束全诗,表达真挚情谊与送别之意。“尚哉君子,异于他仇”赞扬友人为贤德君子,与常人不同;“人谁不勤,无厚我忧”是安慰友人,人生在世谁不辛劳,不必过度牵挂自己的担忧。最后“惟诗作赠,敢咏在舟”点明创作此诗的目的是赠予友人,且创作于舟中,直白地抒发了临别赠诗的诚挚之情,使情感表达更为真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曹植《歌》

下一篇:魏晋·左思《咏史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