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者鸿":那轻盈飞翔的鸿雁,
# 鸿:大雁。,翩翩:鸟疾飞貌。
"率彼江滨":沿着江边飞行。
# 率:循。
"君子于征":君子你出行远游,
# 于:语助词。
"爰聘西邻":前往西方邻国访问。
# 西邻:指蜀地。时刘璋为益州牧,占据蜀地。,聘:古时诸侯间的通问修好,此指出使。,爰:乃。
"临此洪渚":来到这宽阔的水渚边,
# 渚:小洲。,洪:大水。
"伊思梁岷":我不禁思念梁岷之地。
# 岷:岷山,其东部支脉马山扼俯三峡,与梁山同为入蜀的要地。,梁:梁山,在重庆梁平区东北,八岭长峻,形势险要。
"尔行孔邈":你的行程十分遥远,
"如何忽勤":为何如此匆忙辛劳。
# 勤:忧。荆州去蜀,山高水险,且刘表主荆州之始,便与刘焉、刘璋父子有隙,故粲为文叔良!此行担忧。,忽:一作勿。
"君子敬始":君子行事重视开端,
# 敬始:“慎始而敬终”之意,旨在劝勉文叔良始终不忘恭敬谨慎。
"慎尔所主":要谨慎对待自己所主事的事务。
# 主:职守。
"谋言必贤":谋划言论一定要听取贤能之人的意见,
# 谋言:言谈议论。
"错说申辅":采纳正确的说法来辅助自己。
# 申辅:申说辅车相依之意。荆州为蜀门户,荆州无事则蜀亦得安乐。,错说:谓佳语美言。错:文饰。
"延陵有作":延陵季子有高尚的举动,
# 延陵:春秋时吴国季札的封地,此指季札。
"侨肸是与":子产、叔向与之交好。
# 与:参助。,肸:春秋时晋国叔向的名。,侨:春秋时郑国子产的名。
"先民遗迹":前代贤人的事迹,
"来世之矩":是后代人遵循的准则。
# 矩:仪则。
"既慎尔主":既要谨慎对待自己的主事,
"亦迪知几":也要引导自己预知事物的细微征兆。
# 迪:进至。
"探情以华":从外在的华彩探寻内在的情理,
# 华:外貌。
"睹著知微":从明显的现象知晓隐微的本质。
# 微:事物的微迹、征兆。古以知几为较高的修养。,著:一作着。
"视明听聪":视觉明晰、听觉灵敏,
"靡事不惟":没有什么事不加以思考。
# 惟:思。
"董褐荷名":董褐享有盛名,
# 荷:担。,董褐:春秋时晋国大夫。
"胡宁不师":为何不向他学习。
# 胡宁:疑问代词。
"众不可盖":众人的意见不可掩盖,
# 盖:欺蔽。,众:指刘璋方面的众官僚。
"无尚我言":不要推崇自己的言论。
# 我:指文叔良。,尚:高。
"梧宫致辩":在梧宫的辩论,
# 梧宫:齐国的王宫名。
"齐楚构患":导致齐楚结下怨仇。
# 构患:犹谓交兵。
"成功有要":成功有要点,
"在众思欢":在于让众人心情愉悦。
"人之多忌":人多有忌讳,
"掩之实难":掩盖过失实在困难。
"瞻彼黑水":眺望那黑水,
# 黑水:指源于四川省松潘县的黑水河,其水注入眠江,流经成都而人长江。汉代以黑水河为长江源头之一。
"滔滔其流":江水滔滔流淌。
"江汉有卷":长江、汉水有曲折,
# 汉:汉水,此亦隐指汉水流域的荆州牧刘表。,江:长江。此亦隐指长江源地的蜀主刘璋。
"允来厥休":确实能带来美好的景象。
# 休:美好。,来:语助词。,允:的确。
"二邦若否":两个邦国的好坏,
# 若否:犹谓善恶。,二邦:指荆蜀两地。
"职汝之由":责任在你身上。
"缅彼行人":遥想那出行的人,
# 行人:使者,指文叔良。,缅:思。
"鲜克弗留":很少能不滞留他乡。
# 克:能。,鲜:少。
"尚哉君子":崇尚啊君子,
"异于他仇":你与其他人不同。
# 他仇:指同僚中的其他人。仇:匹。
"人谁不勤":谁不辛勤付出,
"无厚我忧":不要增加我的忧愁。
"惟诗作赠":唯有作诗相赠,
"敢咏在舟":斗胆在舟中咏唱。
# 敢:廉词。
汉魏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177~217),汉魏间诗人。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初平四年,王粲前往荆州依靠刘表。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荆州,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举州投降,王粲也归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赐爵关内侯。王粲为“建安七子”之一,与曹植并称为“曹王”。其诗、赋辞气慷慨,亦讲求骈俪华彩。代表作品有《七哀诗》《登楼赋》。今人辑有《王粲集》,并附其《英雄记》。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赠答诗。诗歌写诗人送别友人文叔良时,对其远行加以劝勉,叮嘱他谨慎处事、听取众人意见,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董褐荷名,胡宁不师”引用《左传》中“董褐”的典故:“董褐”指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董狐,“荷名”意为承载着美名。《左传》记载:董狐不畏权贵,直书“赵盾弑其君”,被赞为良史。孔子肯定其坚守史笔、不避权贵的精神。此处“胡宁不师”意为“为何不以此为榜样”,诗人是反问友人为何不以此为榜样,劝其学习董褐因善于审时度势而得名的智慧。起兴:“翩翩者鸿,率彼江滨”以江边鸿雁起兴,描绘临别场景,点出友人文叔良即将西行出使“西邻”,流露出对友人奔波辛劳的关切。
3. 分段赏析
“翩翩者鸿,率彼江滨。君子于征,爰聘西邻。临此洪渚,伊思梁岷。尔行孔邈,如何忽勤”八句以江边鸿雁起兴,描绘临别场景。“翩翩”写出鸿雁轻盈的姿态,“率彼江滨”交代其活动环境,自然引出“君子于征”,点出友人文叔良即将西行出使“西邻”。“临此洪渚”点明送别地点,“伊思梁岷”暗示友人此行的目的地。“尔行孔邈”强调路途遥远,“如何忽勤”则流露出对友人奔波辛劳的关切,开篇便将离别的情境与对友人的牵挂融为一体。“君子敬始,慎尔所主。谋言必贤,错说申辅。延陵有作,侨肸是与。先民遗迹,来世之矩”八句是对友人的劝勉,强调修身择主之道。“君子敬始,慎尔所主”直言君子行事要慎重对待开端,谨慎选择所侍奉的对象;“谋言必贤,错说申辅”则劝诫友人谋划时要听取贤能之言,采纳正确建议来辅助自己。随后提及延陵季子、子产、叔向等古人的行事,称其为“来世之矩”,以先贤遗迹为榜样,进一步强化劝勉之意。“既慎尔主,亦迪知几。探情以华,睹著知微。视明听聪,靡事不惟。董褐荷名,胡宁不师”八句继续阐述处世之道,强调洞察事物的重要性。“既慎尔主,亦迪知几”承接上文,指出谨慎择主之外,还要启迪心智、洞察事物变化的先兆;“探情以华,睹著知微”是说要通过外在表现探究实情,从明显的现象中察觉隐微的变化。“视明听聪,靡事不惟”则要求友人做到目光敏锐、听觉灵敏,对任何事情都要深思熟虑。最后以“董褐荷名”的典故,反问友人为何不以此为榜样,劝其学习董褐因善于审时度势而得名的智慧。“众不可盖,无尚我言。梧宫致辩,齐楚构患。成功有要,在众思欢。人之多忌,掩之实难”八句围绕处世与成事展开,阐述团结与慎言的重要性。“众不可盖,无尚我言”点明不可压制众人意见,不要自视甚高、固执己见;“梧宫致辩,齐楚构患”引用典故,说明不当的争辩可能引发争端,以此警示友人慎言。“成功有要,在众思欢”指出成功的关键在于使众人心情愉悦、团结一心;“人之多忌,掩之实难”则提醒友人,人多有忌讳,想掩盖矛盾其实很困难,需谨慎应对人际关系。“瞻彼黑水,滔滔其流。江汉有卷,允来厥休。二邦若否,职汝之由。缅彼行人,鲜克弗留”八句转向友人此行的地域与责任,流露复杂情感。“瞻彼黑水,滔滔其流”与“江汉有卷”描绘了友人将要经过的江水景象,“允来厥休”寄寓了对友人此行能带来美好结果的期盼。“二邦若否,职汝之由”明确点出友人身负重任,两地关系的好坏都由其主导,凸显责任之重大。“缅彼行人,鲜克弗留”则感叹过往行人多会停留,暗含对友人能否顺利完成使命的牵挂。“尚哉君子,异于他仇。人谁不勤,无厚我忧。惟诗作赠,敢咏在舟”六句收束全诗,表达真挚情谊与送别之意。“尚哉君子,异于他仇”赞扬友人为贤德君子,与常人不同;“人谁不勤,无厚我忧”是安慰友人,人生在世谁不辛劳,不必过度牵挂自己的担忧。最后“惟诗作赠,敢咏在舟”点明创作此诗的目的是赠予友人,且创作于舟中,直白地抒发了临别赠诗的诚挚之情,使情感表达更为真切。
上一篇:魏晋·曹植《歌》
下一篇:魏晋·左思《咏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