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元灵哉":宇宙的本源灵妙无比,
# 化元:大自然之初始,事物之本原。
"碧虚清哉":苍穹澄澈如洗,
# 碧虚:天空。
"红霞明哉":晚霞绚烂生辉。
"冥哉茫哉":深远迷茫的天地啊,
# 冥:深远。
"惟化之工无疆哉":唯有造化的伟力永无止境。
唐代诗人
张志和(?~?),唐代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烟波钓徒、玄真子。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弃官弃家,浪迹江湖。张志和工诗词,还能书画、击鼓、吹笛。其作品多写隐居时的闲散生活。他的词今存《渔父》五首,描写季节景物,鲜明生动,为早期文人词中著名之作,唐时传至日本,嵯峨天皇有和作。另有《玄真子》。
1. 分段赏析
“化元灵哉”此句以“化元”开篇,直指宇宙本源与自然造化的灵性。“灵”字赋予天地以动态的生命力,暗含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敬畏。张志和通过“灵哉”的叠叹,既赞颂自然生成的精妙,又暗示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此句以哲理性语言揭示自然与生命的共生关系,呼应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碧虚清哉”“碧虚”指代澄澈的天空或宇宙虚空,“清哉”以双声叠韵强化视觉与触觉的纯净感。此句通过色彩(碧)与质感(清)的叠加,构建出无垠天宇的清朗意象,既是对自然景观的写实,亦隐喻精神境界的空灵超脱。张志和以简练笔触将宏观宇宙的秩序感于方寸之间。“红霞明哉”“红霞”作为具象意象,以绚烂色彩打破前两句的抽象哲思,赋予画面动态美感。“明哉”既写霞光之璀璨,亦暗含时间流转的象征——红霞的升腾与消逝暗示昼夜更迭、四时循环。此句通过视觉冲击力将读者从宇宙本质的沉思拉入具体时空,形成虚实相生的诗意。“冥哉茫哉,惟化之工无疆哉”以“冥茫”收束全篇,以叠字强化宇宙的深邃与不可测度。“无疆”直指造化之功的永恒性与无限性,既是对前文“灵”“清”“明”的总结,亦是对人类认知局限的谦卑体认。张志和在此以感叹句式升华主题,将自然之美与哲学之思融为一体,展现唐代文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上一篇:唐·白居易《寒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