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yǒu
rén
nán
guī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2
wàn
chūn
yīng
jìn
sān
jiāng
yàn
lián
tiān
hàn
shuǐ
guǎng
广
yǐng
chéng
guī
yún
guó
dào
miáo
xiù
chǔ
rén
féi
xuán
zhī
mén
wàng
yáo
shí
lǎo
lái

译文

江南万里,春光已过,三江原野,大雁纷纷向北飞去。汉水浩淼,无边无际,与天相连,老友归去,回到故乡郢地。郧国的稻田茁壮秀颀,楚地的菰米收获在即。我深知家中的亲人定是在倚门盼望,远远地就能认出你,作为游子,应早日归家,孝敬双亲。

逐句剖析

"万里春应尽":江南万里,春光已过,

"三江雁亦稀":三江原野,大雁纷纷向北飞去。

# 三江:指流经岳阳城外的沅江、澧(lǐ)江、湘江。

"连天汉水广":汉水浩淼,无边无际,与天相连,

"孤客郢城归":老友归去,回到故乡郢地。

# 郢城:春秋时楚国都城,即今湖北江陵一带。

"郧国稻苗秀":郧国的稻田茁壮秀颀,

# 秀:庄稼开花。,郧国:春秋时位于楚国附近的小国。

"楚人菰米肥":楚地的菰米收获在即。

# 菰米: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一称“雕胡米”。米:一作菜。

"悬知倚门望":我深知家中的亲人定是在倚门盼望,

# 倚门望:战国时王孙贾外出求仕,其母说:你早出晚归,我将每天倚门而望,盼你归来。,悬知:遥知。

"遥识老莱衣":远远地就能认出你,作为游子,应早日归家,孝敬双亲。

# 老莱衣:春秋时楚国隐士老莱子非常孝顺,年已七十,还常常穿上五彩斑斓的衣服,装作婴儿来逗父母开心。这里用此典告知游子应早日归家孝敬双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友人南归》为唐代王维所作五言律诗。此诗以送别友人为主题,友人将从长安归楚地,诗人借景抒情,巧用典故。开篇写春尽雁稀之景,营造离别氛围;颔联描绘汉水浩渺,衬孤客南归;颈联想象楚地庄稼之盛;尾联用老莱子典故,盼友人尽孝。全诗情感真挚,含蓄蕴藉,既表对友人不舍,又含对其归家尽孝的期许,尽显王维诗作清新自然又情感深沉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友人南归》是王维所写。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被贬荆州长史后,招孟浩然任荆州从事。孟浩然虽渴望入仕,可年近五十且对官僚生活不适应,在江南暮春时节,他辞职告老还乡,王维因此写下此诗为其送别。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友人从长安归楚地途中的春尽雁稀、汉水浩渺等景象,借景抒情,巧用老莱衣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希望友人回家孝敬父母的期许。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开篇描绘春尽雁稀、汉水浩渺之景,借景营造离别氛围,衬托友人南归的孤寂。用典:尾联运用老莱衣典故,含蓄表达希望友人回家孝敬父母的期许。

3. 分段赏析

《送友人南归》首联,描绘万里大地春去、雁北归而友人南行之景,从高空视角营造出雄伟辽阔氛围,以春尽雁归与友人南去的反差,为送别奠定基调;颔联写水波辽阔的汉江接天,借物大人小之感,暗示“孤”客漂泊不定,烘托友人旅途孤寂;颈联通过描写楚地稻田笔直、菰米丰收之景,借景含蓄渲染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尾联运用老莱衣典故,从诗人对友人母亲倚门盼望的想象,以及希望友人尽孝的角度,展现出对友人归家的关怀与期许。

4. 作品点评

《送友人南归》是王维诗作中的送别诗。通览全诗,既不见对送别之事的直抒,也无对送别场景的着意渲染,并且那些送别诗里常见的满含思念、忧伤、凄凉等浓烈情感的字词,在此诗中全然不见。然而,诗人于送别之际的复杂心境,诸如理解、担忧、伤感、劝勉等情绪,实则隐匿在诗作深处。只要用心品味,便不难捕捉到这些细腻情感。诗的末两句“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一句写诗人,一句写友人,生动勾勒出两人的鲜明形象,尽显诗意与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孤客郢城归”,尽谢点染,情思萧然。

明学者刘云《王摩诘诗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世民《赋帘》

下一篇:唐·上官昭容《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