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àn

朝代:唐作者:羊士谔浏览量:1
qiū
zhāi
gāo
xiá
zhào
xuān
chí
zhòng
jiāo
xiāng
níng
yòu
zhī
jiǎn
shū
suí
sàn
bǎo
sēng
bào
guó
liú
nián
jué
shuāi

译文

秋日斋戒沐浴后有了闲暇时光,旭日照耀着屋前的台阶。露水沉重地压在芭蕉叶上,香气凝聚橘柚枝。官府的文书随着吏员散去,骑上骏马与僧人相约。想要报效国家却不知能出多少力,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已觉衰老。

逐句剖析

"秋斋膏沐暇":秋日斋戒沐浴后有了闲暇时光,

# 膏沐:指洗发润发。

"旭日照轩墀":旭日照耀着屋前的台阶。

"露重芭蕉叶":露水沉重地压在芭蕉叶上,

"香凝橘柚枝":香气凝聚橘柚枝。

# 凝:一作低,一作缺。

"简书随吏散":官府的文书随着吏员散去,

"宝骑与僧期":骑上骏马与僧人相约。

"报国得何力":想要报效国家却不知能出多少力,

"流年已觉衰":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已觉衰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燕居》是唐代诗人羊士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一作《宴居》。此诗描绘了诗人秋日燕居时的生活点滴与内心感受。首联点明时间是秋日,且诗人处于斋戒沐浴后的闲暇状态,旭日照在轩墀,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颔联通过描写芭蕉叶上的重露和橘柚枝头的香气,展现出秋日景色的独特韵味。颈联叙述诗人的日常活动,处理完公务后与僧人相约,体现出生活的闲适与自在。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想要报效国家却不知从何发力,同时感叹时光匆匆,自己已渐衰老。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闲适生活的享受,又有对报国无门和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羊士谔(762?~819?),唐代诗人。字谏卿,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进士,初授义兴县尉,后历经多职,因言王叔文之非而被贬,官至户部郎中。羊士谔工于文,孟简称其“受气端劲,为文雅拔”。他又善诗,其诗多为登临题咏之作,元辛文房称其诗“作皆典重”。作品有《南池晨望》《郡楼怀长安亲友》《书楼怀谷》等。有《羊士谔诗集》1卷。《全唐诗》编诗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秋斋膏沐暇,旭日照轩墀​​:“秋斋”点明了时间和环境,“膏沐暇”表示诗人斋戒沐浴后有了闲暇时光。“旭日照轩墀”,旭日映照在屋前的台阶上,营造出一种明亮、温暖的氛围,展现出秋日清晨的宁静与祥和。这两句诗通过对时间和环境的描写,为全诗奠定了闲适、宁静的基调。​​露重芭蕉叶,香凝橘柚枝​​:“露重芭蕉叶”,描绘了露水沉重地压在芭蕉叶上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湿润的感觉。“香凝橘柚枝”,橘柚枝头的香气凝结,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秋日氛围。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秋日的生机与韵味,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简书随吏散,宝骑与僧期​​:“简书随吏散”,官府的文书随着吏员散去,表明诗人处理完公务,有了空闲时间。“宝骑与僧期”,骑上骏马与僧人相约,体现出诗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这两句诗叙述了诗人的活动,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报国得何力,流年已觉衰​​:“报国得何力”,诗人感慨自己想要报效国家却不知能出多少力,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流年已觉衰”,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已渐衰老,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惋惜之情。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建《当窗织》

下一篇:唐·张文规《吴兴三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