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péi
xiào
shū

朝代:唐作者:羊士谔浏览量:1
dēng
lín
shì
jiàn
qióng
zhī
bái
huáng
huā
rào
wéi
yǒu
lóu
zhōng
hǎo
shān
dào
cán
shuǐ
qiū
chí

译文

登上高处远望,不知为何看见美丽的花枝,白露时节的黄花,正自然环绕着篱笆生长。唯有在楼中才能看到秀丽的山色,稻田里残留的积水,缓缓流入秋天的池塘。

逐句剖析

"登临何事见琼枝":登上高处远望,不知为何看见美丽的花枝,

# 事:一作处。,临:一作高。

"白露黄花自绕篱":白露时节的黄花,正自然环绕着篱笆生长。

"惟有楼中好山色":唯有在楼中才能看到秀丽的山色,

"稻畦残水入秋池":稻田里残留的积水,缓缓流入秋天的池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郡中即事三首(其二)》是唐代诗人羊士谔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开篇以“登临何事见琼枝”发问,引发读者好奇,随后“白露黄花自绕篱”一句点明时节为秋季,描绘出白露时节,黄色的菊花环绕着篱笆的画面,营造出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后两句“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诗人从楼中远眺,展现出美好的山色,以及稻田里残留的水流入秋天池塘的景象,勾勒出一幅恬淡的秋日山水田园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羊士谔(762?~819?),唐代诗人。字谏卿,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进士,初授义兴县尉,后历经多职,因言王叔文之非而被贬,官至户部郎中。羊士谔工于文,孟简称其“受气端劲,为文雅拔”。他又善诗,其诗多为登临题咏之作,元辛文房称其诗“作皆典重”。作品有《南池晨望》《郡楼怀长安亲友》《书楼怀谷》等。有《羊士谔诗集》1卷。《全唐诗》编诗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登临何事见琼枝”一句,以疑问起笔,奠定了全诗引人探寻的基调。诗人登上高处,心中疑惑因何见到那如琼玉般美好的树枝,“琼枝”一词,既赋予所写景物以华美之感,又勾起读者好奇,引导读者随诗人视角一同探寻所见之景,为后文展开描绘埋下伏笔。“白露黄花自绕篱”此句点明时节与景物。“白露”是秋季特有的节气,渲染出清冷的氛围;“黄花”即菊花,在白露时节环绕着篱笆肆意生长,“自”字生动地表现出菊花自然生长、自在绽放的状态,展现出一种静谧、悠然的田园景象,同时也暗含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关注与欣赏。“惟有楼中好山色”一句,将视角聚焦于从楼中眺望所见的山色。“惟有”强调了楼中所见山色的独特与美好,是诗人在众多景物中所选取的重点描绘对象。此句简洁地勾勒出山色之美,却未作过多渲染,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行想象那山色的秀丽与迷人。“稻畦残水入秋池”描绘了一幅田园秋景。稻田里残留的积水缓缓流入秋天的池塘,“稻畦”“秋池”点明田园环境,“残水”暗示秋收之后的景象,“入”字以动态描写,将稻田与池塘联系起来,展现出田园生活中自然流转的和谐画面,使整首诗的闲适意境更加浓郁,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悠然与恬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中庸《河阳桥送别》

下一篇:唐·温庭筠《巫山神女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