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nán
jiù
yóu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羊士谔浏览量:1
shān
yīn
dào
shàng
guì
huā
chū
wáng
xiè
fēng
liú
mǎn
jìn
shū
céng
zuò
jiāng
nán
cóng
shì
qiū
lái
huán
shuǐ
sān
chūn
nòng
cǎi
háo
zhāng
tíng
yuè
yòu
guān
tāo
jīn
léi
zuì
chéng
jiǔ
fǎng
xián
yín
xiè
áo

译文

山阴道上刚刚飘起桂花的香气,王谢家族的风流事迹充满了《晋书》。曾经做过江南的幕僚属官,秋天到来又再次想起鲈鱼。春天在曲水边挥动彩笔作诗,八月在樟亭观看波涛。几次喝醉在金罍盛着的乌程酒中,坐在鹤舫上悠闲地吟诗并吃着蟹螯。

逐句剖析

"山阴道上桂花初":山阴道上刚刚飘起桂花的香气,

"王谢风流满晋书":王谢家族的风流事迹充满了《晋书》。

"曾作江南步从事":曾经做过江南的幕僚属官,

"秋来还复忆鲈鱼":秋天到来又再次想起鲈鱼。

"曲水三春弄彩毫":春天在曲水边挥动彩笔作诗,

# 彩:一作䌽。

"樟亭八月又观涛":八月在樟亭观看波涛。

"金罍几醉乌程酒":几次喝醉在金罍盛着的乌程酒中,

"鹤舫闲吟把蟹螯":坐在鹤舫上悠闲地吟诗并吃着蟹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忆江南旧游二首》是唐代羊士谔创作的七言绝句。第一首诗描绘山阴道上桂花初开的美景,联想到王谢家族的风流事迹载满《晋书》,又回忆自己曾在江南任职,秋日里不禁想起家乡的鲈鱼,抒发对江南旧游的怀念。第二首诗回忆春天在曲水挥毫作诗,八月在樟亭观涛,多次醉饮乌程美酒,在鹤舫中悠闲吟诗持蟹螯的情景,展现江南旧游的惬意,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眷恋。这组诗以细腻笔触勾勒江南旧景与生活片段,饱含诗人对江南往昔岁月的深深眷恋,充满诗意与生活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羊士谔(762?~819?),唐代诗人。字谏卿,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进士,初授义兴县尉,后历经多职,因言王叔文之非而被贬,官至户部郎中。羊士谔工于文,孟简称其“受气端劲,为文雅拔”。他又善诗,其诗多为登临题咏之作,元辛文房称其诗“作皆典重”。作品有《南池晨望》《郡楼怀长安亲友》《书楼怀谷》等。有《羊士谔诗集》1卷。《全唐诗》编诗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开篇描绘江南山阴道上桂花初绽的美景,“桂花初”点明了时间是桂花初开的季节,给人以清新、美好的感觉。“王谢风流满晋书”则引入东晋时期王、谢两大世家大族的风流韵事,这些事迹在《晋书》中有诸多记载。这里诗人将江南的美景与东晋的历史文化相联系,暗示江南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充满了风流雅致的气息,为下文回忆自己在江南的游历生活奠定了文化氛围基础。“曾作江南步从事,秋来还复忆鲈鱼”,“曾作”表明诗人曾经的身份和经历,他在江南担任过幕僚之类的职务(步从事)。而“秋来还复忆鲈鱼”,每到秋天就会想起鲈鱼,这一方面是因为鲈鱼是江南的特产,另一方面“鲈鱼”在这里有思乡的象征意义,如晋代张翰的“莼鲈之思”,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第二首:“曲水三春弄彩毫,樟亭八月又观涛”,这两句分别描述了江南不同季节的游玩活动。“曲水三春”描绘了春天在弯曲的水边游玩的情景,“弄彩毫”表示诗人在此时还会挥毫泼墨,进行文学创作,展现了江南春天的柔美和诗人的雅兴。“樟亭八月又观涛”则把场景切换到八月,诗人在樟亭观看波涛汹涌的江水,樟亭可能是江南一处观赏江景的佳地,八月观涛体现了江南夏季江水的磅礴气势,也反映出诗人对江南不同季节景色的喜爱。“金罍几醉乌程酒,鹤舫闲吟把蟹螯”,最后两句继续描写诗人在江南的生活乐趣。“金罍”是一种酒器,“乌程酒”是江南的特产美酒,诗人多次沉醉于乌程酒,可见他对江南美酒的喜爱。“鹤舫”是一种装饰精美的船,诗人在鹤舫上悠闲地吟诗,同时品尝蟹螯,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场景,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在江南的惬意生活,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江南旧游的怀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宋之问《过函谷关》

下一篇:唐·李白《天台晓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