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几何":人生能活多久呢?
# 人生能几何: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毕竟归无形":最终都会化为虚无。
# 归无形:指死。
"念君等为死":想起你即将离世,
# 等为死:同样是死。
"万事伤人情":万事都让人伤感。
"慈母未及葬":你的母亲还没来得及安葬,
"一女才十龄":你还有一个年仅十岁的女儿。
"泱漭寒郊外":在茫茫的寒郊外,
# 泱漭:形容广大无边。全诗校:“一作诀别。”
"萧条闻哭声":只听到萧条的哭声。
"浮云为苍茫":浮云化作无边的苍茫,
"飞鸟不能鸣":连飞鸟也发不出声音。
"行人何寂寞":行人们多么寂寞,
"白日自凄清":白日也显得凄凉。
# 白日:全诗校:“一作日色。”
"忆昔君在时":回忆起你在世时,
"问我学无生":问我关于“无生”的学问。
# 学无生:指学佛。
"劝君苦不早":我劝你早点修行,
"令君无所成":可惜你最终没有成就。
"故人各有赠":朋友们都来送别,
"又不及生平":却无法像生前那样相聚。
# 生平:全诗校:“一作平生。”
"负尔非一途":我辜负了你太多,
# 一途:一端。,负:汝。
"恸哭返柴荆":只能痛哭着返回柴门。
# 柴荆:指简陋的住处。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哭殷遥》是唐代诗人王维为纪念友人殷遥而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悼亡诗。诗中开篇感慨人生短暂,最终归于无形,接着描写了殷遥去世后家庭的困境:母亲尚未安葬,家中仅有一女年仅十岁,诗人通过“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等句,生动地展现了殷遥家庭的凄凉。诗的后半部分回忆了与殷遥的交往,表达了对其未能早些修行的遗憾,以及对友人离世的悲痛。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直接描写殷遥家庭的困境,深刻地表达了王维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命运的无奈。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维对友人的深情,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白描:“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直接描绘出母亲未葬、女儿年幼的悲惨场景,以及寒郊外的萧条和哭声,展现了生离死别的凄凉。这种白描手法使情感表达更加真挚和动人。借景抒情:“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行人何寂寞,白日自凄清。”诗人通过描写苍茫的浮云、沉默的飞鸟、寂寞的行人和凄清的白日,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借景抒情,表达了内心的哀伤和对友人的思念。烘托:七至十二句描述送葬时的凄凉景象,通过对沿途所见景物的勾画描绘,烘托出人们内心的悲凉和惆怅。
3. 分段赏析
第一联:“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诗人以“人生能几何”开篇,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人生终将归于无形,这种无常感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第二联:“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诗人提到友人殷遥的离世,感叹其死令人伤感,世间万事皆令人悲痛。这里“等为死”意为“同样是死”,强调了生命的无常。第三联:“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诗人描绘了殷遥身后事的凄凉:母亲尚未安葬,家中仅有一女,年仅十岁。这种悲惨的现实让诗人倍感哀伤。第四联:“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诗人描绘了寒郊外的荒凉景象,哭声萧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这种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悲痛相呼应。第五联:“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诗人以浮云的苍茫和飞鸟的沉默,进一步烘托出悲凉的氛围。这种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第六联:“行人何寂寞,白日自凄清。”诗人感叹行人的孤独与寂寞,白日也显得凄清。这种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全诗的悲凉感。第七联:“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诗人回忆殷遥在世时,曾向他请教“无生”的道理。这里的“无生”可能与佛教的“无生法忍”有关,暗示殷遥对生死的思考。第八联:“劝君苦不早,令君无所成。”诗人感叹殷遥未能早些修行,最终未能成就。这种遗憾加深了诗人对友人的惋惜。第九联:“故人各有赠,又不及生平。”诗人提到故人纷纷前来吊唁,但这些都无法弥补殷遥生前的遗憾。这种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死的无奈。第十联:“负尔非一途,恸哭返柴荆。”诗人感叹自己对殷遥的辜负不止一处,最终只能带着悲痛返回简陋的住处。这种悲痛与无奈是全诗的核心情感。
4. 作品点评
《哭殷遥》这首诗情感深沉,字里行间流露出无尽的哀伤与悲怆,令人读之动容,不禁潸然泪下。其情感表达真挚而深邃,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字句间感受到诗人无尽的愁绪与凄凉,仿佛置身于那悲怆的氛围之中,久久难以忘怀。
# 右丞诸作,惟《哭殷遥》诗,为特沉痛。
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
下一篇:唐·崔国辅《魏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