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中叶道微":汉朝中期正道衰微。
"董卓作乱乘衰":董卓趁国家衰弱之时发动叛乱。
"僭上虐下专威":他超越本分冒用上级权威,虐待下级,独揽威权。
"万官惶布莫违":众多官员惶恐不安,不敢违背他的命令。
"百姓惨惨心悲":百姓生活悲惨,心中充满悲伤。
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曾任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后又任少府、太中大夫等职,建安十三年因触怒曹操被杀。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为东汉末年一代文章宗师,亦擅诗歌。其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申张教化,荐贤举能,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其文章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气势充沛。《临终诗》为其代表作品。明人辑有《孔北海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1. 分段赏析
“汉家中叶道微。”此句开篇即点明时代背景,“汉家中叶”指东汉中期,此时朝廷纲纪松弛、道德沦丧,“道微”二字精准概括了汉室统治的衰颓本质,为全诗定下悲凉基调。诗人以史家眼光直指问题根源,为后续批判董卓乱政埋下伏笔。“董卓作乱乘衰。”此句直陈核心事件,“作乱”二字痛斥董卓的叛逆行径,“乘衰”则揭示其趁汉室衰微而起的野心。一个“乘”字,既显董卓的狡诈,又暗含对朝廷无力自保的讽刺。“僣上虐下专威。”此句聚焦董卓的暴行,“僣上”指其僭越礼制、妄自尊大,“虐下”则揭露其残害百姓的凶残,“专威”更凸显其独揽大权、肆意妄为的丑态。三组动词层层递进,将董卓的恶行刻画得入木三分,表达出诗人极度的愤慨。“万官惶布莫违。”此句转向朝堂百官,“惶布”形容官员们惊恐万状、战战兢兢的状态,“莫违”则暴露出他们对董卓的绝对服从。通过对比“万官”的怯懦与董卓的嚣张,诗人辛辣地讽刺了朝廷官员的软骨病,更凸显出董卓专权的黑暗现实。“百姓惨惨心悲。”此句收束全诗,将镜头转向民间,“惨惨”描绘百姓在战乱与暴政下的凄惨生活,“心悲”则直抒胸臆,道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前文对权贵的批判形成鲜明对比,使全诗的批判力度与人文关怀达到统一,余韵悠长。
上一篇:汉·孔融《六言诗三首(其二)》
下一篇:汉·刘向《曾子不受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