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ù
yán
shī
sān
shǒu
sān

朝代:汉作者:孔融浏览量:2
cóng
luò
dào
wēi
wēi
cáo
gōng
yōu
guó
jiǎn
chú
shàn
gān
féi
qún
liáo
shuài
cóng
suī
fèng
cháng
niàn
hán
xīn
bēi

译文

从洛阳迁到许昌,给人感觉宏大、有气势。曹操忧虑国家大事,没有私心。曹公减少了厨房里美味肥腻的膳食。众多属官都顺从地跟随着曹公。虽然得到了俸禄却常常挨饿。想到自己生活贫苦寒冷,内心悲伤。

逐句剖析

"从洛到许巍巍":从洛阳迁到许昌,给人感觉宏大、有气势。

"曹公忧国无私":曹操忧虑国家大事,没有私心。

"减去厨膳甘肥":曹公减少了厨房里美味肥腻的膳食。

"群僚率从祁祁":众多属官都顺从地跟随着曹公。

"虽得俸禄常饥":虽然得到了俸禄却常常挨饿。

"念我苦寒心悲":想到自己生活贫苦寒冷,内心悲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六言诗三首(其三)》是东汉诗人孔融创作的一首六言诗。首句描绘出迁都的宏大场景;次句赞扬曹操心怀国家、没有私心;第三句体现曹操生活节俭;第四句说明其属官众多且顺从跟随。后两句是孔融自身生活状态的写照,也可能有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反映出一定的生活困境与感慨。全诗语言较为直白,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与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曾任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后又任少府、太中大夫等职,建安十三年因触怒曹操被杀。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为东汉末年一代文章宗师,亦擅诗歌。其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申张教化,荐贤举能,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其文章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气势充沛。《临终诗》为其代表作品。明人辑有《孔北海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诗句中“从洛到许巍巍”描绘了迁都这一重大事件的宏大场面,“巍巍”一词形容了路途的遥远和场面的壮观。“曹公忧国无私”则直接对曹操进行了评价,肯定了他忧虑国家大事、没有私心的高尚品质。“减去厨膳甘肥。群僚率从祁祁”,诗句中“减去厨膳甘肥”具体描述了曹操为倡导节俭所采取的行动。“群僚率从祁祁”描绘了众多下属官员顺从地跟随曹操的情景,进一步烘托出曹操的威望和影响力。“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这两句笔锋一转,从对曹操的描述转到自身的遭遇。“虽得俸禄常饥”表达了诗人虽然有俸禄收入,但却依然面临饥饿的困境,反映出生活的艰难。“念我苦寒心悲”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汉·刘彻《李夫人赋》

下一篇:汉·孔融《六言诗三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