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ì
wén
sān

朝代:唐作者:卢照邻浏览量:1
suì
jiāng
huān
zài
shí
wǎn
yōu
lái
duō
dōng
jiāo
jué
lín
西
shān
fèng
huáng
jīn
shēng
shēng
nài
suì
yōu
lái
dōng
liú
shuǐ
jiǔ
tiān
cháng
rén
gòng
míng
jìng
xiū
kuī
xiàng
shí
nián
jùn
tíng
qiān
lín
fèng
tūn
hèn
shān
yǒu
wēi
yǐng
shuǐ
yǒu
wéi
bǎi
qiū
yǒu
shí
shū
wéi
liǔ
chūn
xiàng
fēi
shū
ěr
ér
xiào
fàn
cāng
láng
guī

译文

年岁将尽啊欢乐不再,时光已晚啊忧愁繁多。东郊断绝了这如麒麟之笔的才华施展,西山秘藏起这似凤凰栖息的枝柯。死去吧死去吧如今已这般境地,活着啊活着啊又能把你如何。岁月逝去忧愁涌来如同东流水,天地长久啊人生终会共同走向死亡。羞对明镜啊已近十年,骏马停步啊空有千里之志。麒麟啊凤凰啊,自古以来便含恨无穷无尽。茨山上有薇菜啊颍水中有涟漪,那山陵上的柏树啊秋日结满果实。如柳树枝条啊春日随风飘飞,忽然间发出一笑,乘舟泛于沧浪之中不再回归。

逐句剖析

"岁将暮兮欢不再":年岁将尽啊欢乐不再,

"时已晚兮忧来多":时光已晚啊忧愁繁多。

"东郊绝此麒麟笔":东郊断绝了这如麒麟之笔的才华施展,

"西山秘此凤凰柯":西山秘藏起这似凤凰栖息的枝柯。

"死去死去今如此":死去吧死去吧如今已这般境地,

"生兮生兮奈汝何":活着啊活着啊又能把你如何。

"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岁月逝去忧愁涌来如同东流水,

"地久天长兮人共死":天地长久啊人生终会共同走向死亡。

"明镜羞窥兮向十年":羞对明镜啊已近十年,

"骏马停驱兮几千里":骏马停步啊空有千里之志。

"麟兮凤兮":麒麟啊凤凰啊,

"自古吞恨无已":自古以来便含恨无穷无尽。

"茨山有薇兮颍水有漪":茨山上有薇菜啊颍水中有涟漪,

"夷为柏兮秋有实":那山陵上的柏树啊秋日结满果实。

"叔为柳兮春向飞":如柳树枝条啊春日随风飘飞,

# 向:一作雨。

"倏尔而笑":忽然间发出一笑,

"泛沧浪兮不归":乘舟泛于沧浪之中不再回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释疾文三歌》是初唐诗人卢照邻创作的古体诗。诗中开篇以“岁将暮”“时已晚”奠定了迟暮哀伤的基调,抒发时光流逝、欢愉不再的忧愁;借“麒麟笔”“凤凰柯”隐喻自身才华被埋没,表达怀才不遇之恨;又以“死去死去”“生兮生兮”直抒对生命困境的无奈与悲叹;后段提及“茨山有薇”“颍水有漪”等,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以沉郁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疾病缠身、壮志难酬的悲惨境遇,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真实反映了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四杰”之一

卢照邻(635?~686?),唐代诗人。字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任邓王府典签、新都尉。中年后患风痹症,不堪病痛折磨,最终投颍水而死。卢照邻工诗歌善骈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他们一起把诗歌的反映面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边塞。尤长于七言歌行,多愁苦之音。《长安古意》《行路难》等篇述世事变迁、繁华衰谢之感,音节流转,为世所称。代表作品有《行路难》《长安古意》。今存辑本《幽忧子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岁将暮兮欢不再,时已晚兮忧来多”两句以岁暮、时晚起兴,奠定了全诗哀伤的基调。直白地表达出随着年岁渐老,曾经的欢乐不再,忧愁却不断涌现,点明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悲愁。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自然地引出下文对人生境遇的倾诉。“东郊绝此麒麟笔,西山秘此凤凰柯”两句运用隐喻手法。“麒麟笔”象征着卓越的文才,“凤凰柯”代表珍贵的才华寄托之物,“绝”和“秘”表明这些才华无法施展,只能隐匿。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不被赏识重用的愤懑与无奈。“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两句连续使用“死去”“生兮”的重复表述,语气强烈而急促。以直白而绝望的口吻,表达出诗人对自身现状的极度无奈,将生命的困境与内心的挣扎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突出了面对生死与人生困境时的无助之感。“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两句以“东流水”比喻岁月流逝和忧愁的不断涌来,形象地描绘出时间一去不返,忧愁如流水般连绵不绝。同时将人生短暂与天地永恒对比,指出人终有一死,暗含对生命无常的感叹,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哀愁。“明镜羞窥兮向十年,骏马停驱兮几千里”两句中,“明镜羞窥”表明诗人不敢照镜子,是因为看到镜中衰老的容颜,意识到十年光阴流逝,自己一事无成而心生羞愧。“骏马停驱”以骏马不能驰骋千里,隐喻自己的才华与志向被束缚,无法实现抱负,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失落与不甘。“麟兮凤兮,自古吞恨无已”两句借麒麟、凤凰这两种祥瑞且高贵的象征,指出像麟凤般杰出的人才,自古以来都饱含遗憾。将个人的怀才不遇之感上升到对古往今来有才之士命运的思考,扩大了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深度,抒发了对人才被埋没现象的深深悲叹。“茨山有薇兮颍水有漪,夷为柏兮秋有实。叔为柳兮春向飞,倏尔而笑,汎沧浪兮不归”几句描绘了茨山的薇菜、颍水的涟漪、秋天结果的柏树、春天飞舞的柳絮等自然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美好的隐逸画面。“倏尔而笑,汎沧浪兮不归”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态度,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试图从现实困境中解脱出来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照邻)疾转笃,徙居阳翟之具茨山,著《释疾文》《五悲》等诵,颇有骚人之风旨,甚为文士所重。

晋刘昫《旧唐书·文苑传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佚名《杂曲歌辞·山鹧鸪》

下一篇:唐·吴融《闻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