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ìng
yuán
huā
xià
chóu
tiān
jiàn
zèng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2
èr
shí
nián
zuò
zhú
chén
guī
lái
hái
jiàn
jiāng
chūn
yóu
rén
xiào
bái
tóu
zuì
lǎo
zuì
huā
jiān
yǒu
rén

译文

二十年来总作为被放逐的大臣,到老归来又看到曲江一片春。游人不要笑话白发老翁醉了,醉倒花间的老翁自古能有几人?

逐句剖析

"二十馀年作逐臣":二十年来总作为被放逐的大臣,

# 逐臣:被贬出朝的官员。,二十馀年:刘禹锡于唐永贞元年(805年)被贬,到唐大和元年(827年)奉召还京,共经历了二十三年。逐臣:被朝廷贬谪放逐之臣,诗人自指。

"归来还见曲江春":到老归来又看到曲江一片春。

# 曲江:即曲江池。为京城人士节日游赏之地。据《剧谈录》中载:“曲江池……元中疏凿,遂为胜境。其东有紫云楼、芙蓉苑,其南有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周,烟水明媚。都人游玩,盛于中和、上已之节,采幄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车,比肩击鼓。”从这样的描述中,足见当时游览之盛。

"游人莫笑白头醉":游人不要笑话白发老翁醉了,

"老醉花间有几人":醉倒花间的老翁自古能有几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主题围绕诗人被贬谪二十余年后的归来感慨。篇即点明贬谪生涯的漫长与艰辛,随后以“归来还见曲江春”描绘归来的喜悦。末两句“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则以反问和自嘲的方式,刘禹锡回顾了自己长期的贬谪生涯,以及在归来后重见长安曲江春色的喜悦与无奈。他由当年的青年才俊变为白发苍苍的老人,诗中透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为‌刘禹锡‌所写,是为了‌酬答白居易的赠诗‌而写。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春天,刘禹锡在长安任集贤殿学士期间,与裴度、白居易等人在京城曲江池西岸的杏园里宴饮赏花,并相互作诗唱酬。白居易首先作《杏园花下赠刘郎中》一诗赠予刘禹锡,刘禹锡为了回应白居易的深情厚谊和诗歌赠予,便作了此诗《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予以酬答。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也是一首‌酬答与感慨人生‌题材的诗。介绍了诗人刘禹锡遭贬谪二十三年的经历,描绘了诗人从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成老人的沧桑变化,体现了诗人虽历经坎坷却仍保持豪迈洒脱的生命状态,营造了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豁达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2. 分段赏析

“二十馀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这两句与刘禹锡《再游玄都观》中的“前度刘郎今又来”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被贬二十余年,历经沧桑,心中积攒了无数伤痛,但他却以豁达的态度面对,在杏园花下畅饮自乐,仿佛一切苦难都已随风而去。“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这两句是诗人内心感慨的流露。酒虽能解忧,却无法真正消愁,诗人虽醉卧花间,但内心的苦涩与无奈依然萦绕心头。然而,他并未因此沉沦,反而展现出一种洒脱与坚韧,仿佛在告诉世人,历经风霜之后,自己依然坚强如初,如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般,终见本色。这种豁达与自信,正是诗人历经磨难后的精神写照。

3. 作品点评

刘禹锡的这首诗更多地流露出一种辛酸与苦涩的情感。诗人经过多年的贬谪生涯,终于被召回京师,心中依然怀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然而,现实却并未如他所愿,他依旧被统治者冷落,满腔的政治抱负再次化为泡影。回首过往,年过半百却一事无成,心中满是忧愁与无奈。日复一日,他与境遇相似的友人在园中把酒吟诗,试图借酒消愁,将世事看淡,寻求一种超脱的境界,但这又谈何容易?一句“莫笑”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而“老醉花间有几人”则蕴含了无尽的深意。这些情感与感慨,或许只有诗人自己才能真正体会。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历经磨难后的复杂心境,既有短暂的轻松与喜悦,也有放旷洒脱的胸怀。它是刘禹锡人格与品性的真实写照,既体现了他的坚韧与豁达,也揭示了他面对现实时的无奈与苦涩。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诗中,曲江杏花是一个青春美好的象征,与现实的坎坷失意构成了强烈反衬,由此激生出韶华迈往、人生落寞的强烈感受。

现代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程杰《花卉瓜果蔬菜文史考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

下一篇:唐·张泌《女冠子·露花烟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