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n
dōng

朝代:唐作者:王绩浏览量:1
shí
tái
yīng
jiàn
cóng
zhī
xìng
pān
qīng
guī
zhí
chéng
yuè
huán

译文

石阶上的青苔应当可以踩踏,丛生的枝条好在不难攀爬。青溪边的归途平直如线,我踏着月光,一路唱着歌回家。

逐句剖析

"石苔应可践":石阶上的青苔应当可以踩踏,

# 践:践踏。

"丛枝幸易攀":丛生的枝条好在不难攀爬。

# 攀:攀引,攀执。

"青溪归路直":青溪边的归途平直如线,

"乘月夜歌还":我踏着月光,一路唱着歌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夜还东溪》是唐代诗人王绩创作的五言绝句。此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诗人月夜归返东溪的情景,展现其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隐逸生活的闲适心境。此诗前两句“石苔应可践,丛枝幸易攀”,勾勒出小径石苔覆盖、枝蔓丛生却不妨行走的清幽之境,暗含人迹罕至的寂静氛围;后两句“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则写青溪畔归途平直,诗人乘月光放声歌唱而归,于简淡笔墨中展现出随性自适的意态。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将幽寂环境与旷达心境自然融合,传递出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怀与对自然环境的由衷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诗人

王绩(585~644),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弟,性格简傲,嗜酒。王绩作诗继承了阮籍与陶潜咏怀言志的传统,并喜写饮酒和田园生活,借以排遣怀才不遇的苦闷,高情胜气,独步当时。其诗风质朴清新,不染雕琢浮华旧习,真率自然,平淡质朴。其文骈散兼长,疏朗明快,清新可诵。代表作品有《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石苔应可践,丛枝幸易攀”两句是描写夜归路径的细节。“石苔应可践”,湿润的石苔覆盖路径,看似湿滑却可踏足,暗含人迹罕至的幽僻之感;“丛枝幸易攀”则以“幸易”传递出攀援枝蔓时的轻松,繁茂枝桠虽丛生却不妨碍行进。两句通过“践石苔”“攀丛枝”的动作白描,既勾勒出小径的原始状态,又隐约透露出诗人对自然路径的熟悉与适应,为后文的归程抒怀铺垫了清幽而亲切的基调。“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两句转而描写归途的整体感受。“青溪归路直”以“直”字点明清溪畔道路的延展形态:在月色映照下,溪水泛着清光,归途笔直如弦,既与前句的“丛枝”“石苔”形成路径繁简的对比,又为画面注入疏朗开阔的视觉感受;“乘月夜歌还”将诗人的主体形象融入夜色:踏着月光,放声歌唱,在寂静的夜色中形成动静相衬的意境。“歌”字在此既是动作描写,更是情感宣泄,将诗人归途中的畅快与洒脱尽情展现,使清幽的自然之景与旷达的心境浑然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岑参《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下一篇:唐·陆龟蒙《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