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hòu

朝代:唐作者:王绩浏览量:1
tián
jiā
suǒ
yǒu
wǎn
shí
suì
wéi
cháng
cài
jiǎn
sān
qiū
绿
sūn
chuī
bǎi
huáng
shān
chǎo
yàng
chǔ
dòu
fāng
shǐ
sōng
xīn
tiān
ruò
jiāng
huā
xiāo
jiǔ
gēng
xiāng
liáo
chéng
xìng
nìng
zhī
féng
shì
chāng

译文

农家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就把晚餐当作常事。剪取秋天里翠绿的蔬菜,煮食百日成熟的黄米。有胡麻做的像山麨一样的食物,还有楚地的豆子和野麋肉做的菜肴。开始晾晒松皮做的肉干,新添了杜若浸泡的浆汁。葛花能够消除酒毒,萸蒂能让羹汤散发香气。挺着肚子姑且尽情享受,哪里知道正逢盛世呢。

逐句剖析

"田家无所有":农家没有什么别的东西,

"晚食遂为常":就把晚餐当作常事。

"菜剪三秋绿":剪取秋天里翠绿的蔬菜,

"飧炊百日黄":煮食百日成熟的黄米。

# 百日黄:一种早熟的稻。,飧: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

"胡麻山麨样":有胡麻做的像山麨一样的食物,

# 麨:炒的米粉或面粉。,胡麻:即芝麻。

"楚豆野麋方":还有楚地的豆子和野麋肉做的菜肴。

# 野麋:獐。唐,王建,《陇头水》诗:“陇东陇西多屈曲,野麋饮水长簇簇。”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野麋断羁绊,行走无拘挛。”,楚豆:牡荆果实。一般供药用,亦可食用。

"始暴松皮脯":开始晾晒松皮做的肉干,

# 松皮脯:用松皮里层含脂部分作香料晒制的肉干。

"新添杜若浆":新添了杜若浸泡的浆汁。

# 杜若浆:杜若浆为香草酿的酒。杜若,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夏日开白花。果实蓝黑色。《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唐皮日休《端忧》诗:“篔簹飒兮雨岸,杜若死兮霜洲。”清龚自珍《此游》诗:“悠扬闻杜若,髣佛邀蛾眉。”。

"葛花消酒毒":葛花能够消除酒毒,

# 酒毒:谓酒醉。,消:消化。,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布,块根肥大,称“葛根”,可制淀粉,亦可入药(通称“葛麻”)。

"萸蒂发羹香":萸蒂能让羹汤散发香气。

# 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

"鼓腹聊乘兴":挺着肚子姑且尽情享受,

# 乘兴:乘着一时高兴,兴会所至。,鼓腹:鼓起肚子。谓饱食。

"宁知逢世昌":哪里知道正逢盛世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食后》是唐代王绩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以诗人在田家食后的见闻感受为题材。诗中先表明田家生活简单,晚餐是家常便饭。接着描述所食菜品,如秋季的绿菜、百日成熟的黄米饭,还有胡麻、楚豆等制成的特色食物,以及新添的杜若浆等。还提到葛花可解酒,萸蒂能增添羹的香气。最后诗人鼓腹乘兴,感慨生活在太平之世。整首诗展现了田家质朴的饮食文化和诗人的满足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诗人

王绩(585~644),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弟,性格简傲,嗜酒。王绩作诗继承了阮籍与陶潜咏怀言志的传统,并喜写饮酒和田园生活,借以排遣怀才不遇的苦闷,高情胜气,独步当时。其诗风质朴清新,不染雕琢浮华旧习,真率自然,平淡质朴。其文骈散兼长,疏朗明快,清新可诵。代表作品有《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田园诗。诗人通过田家晚餐的描写,勾勒出乡村田园生活的质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自在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满足。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田家无所有,晚食遂为常”,诗人开篇点明田家生活的质朴,没有过多奢华之物,晚餐也只是家常便饭,为全诗定下了质朴自然的基调,让读者初步感受到田家简单的生活方式。中间六句:“菜剪三秋绿,飧炊百日黄。胡麻山麨样,楚豆野麋方。始暴松皮脯,新添杜若浆”,具体描述了田家丰富的饮食。“菜剪三秋绿”描绘了秋季翠绿的蔬菜,“飧炊百日黄”写出百日成熟的黄米饭,“胡麻山麨样,楚豆野麋方”介绍胡麻、楚豆制作的特色食物,“始暴松皮脯,新添杜若浆”则提到新晒的松皮脯和新添的杜若浆。这些描述展现了田家饮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反映出田家生活虽质朴但富有生活气息。后两句:“葛花消酒毒,萸蒂发羹香。鼓腹聊乘兴,宁知逢世昌”,前两句继续介绍饮食相关,葛花可解酒,萸蒂能让羹散发香气。“鼓腹聊乘兴”描绘诗人酒足饭饱后乘兴而乐的状态,“宁知逢世昌”则表达出诗人在享受田家质朴生活时,感慨自己生活在太平昌盛之世,将对田家生活的喜爱与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融合在一起,升华了诗歌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种桃歌》

下一篇:唐·杜甫《刈稻了咏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