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上鸟道":随意漫步踏上狭窄险峻的山路,
# 鸟道:谓绝险的山路,仅通飞鸟。,信步:随意地走,散步。
"不知身忽高":不知不觉间身体已处于很高的位置。
"近空无世界":接近天空仿佛没有了尘世,
# 世界:世间,人间。,空:全诗校“一作云”。
"当楚见波涛":面对着楚地能看到波涛汹涌。
# 楚:本为木名,即牡荆。此泛指丛莽。
"顶峭松多瘦":山顶陡峭,松树大多很瘦劲,
"崖悬石尽牢":悬崖悬垂,石头都很牢固。
"猕猴呼独散":猕猴呼喊一声便各自散开,
"隔水向人号":隔着河水对着人吼叫。
# 号:引声长鸣。
晚唐诗人,“咸通十哲”之一
许棠(822~?),唐代诗人。字文化,宣州泾县(今安徽)人。许棠屡举进士不第,直到五十岁时才登进士第,曾任泾县尉等职,后辞官归隐。许棠工于诗,颇有诗名,与张乔、郑谷、喻坦之等人合称“咸通十哲”。其诗《过洞庭湖》为人称许,时人多取以题扇,有“许洞庭”之誉。其诗多写羁旅游览,诗中融入坎坷人生、有志难成的不平之气,虽属苦吟一路,但性情深挚。其擅长五律,摹写工巧而平浅通俗;七言律诗不多,多隐括题旨,沉郁顿挫。《将归江南留别友人》《客行》《雁门关野望》等均为佳作。
1. 分段赏析
首联:“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这两句诗中“信步”表现出诗人登山时的轻松自在,“鸟道”说明山路狭窄险峻。“不知身忽高”则通过身体的感受,侧面烘托出登山过程中高度的变化,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颔联:“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这两句诗中“近空”描绘出接近天空的状态,“无世界”则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当楚见波涛”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和看到的景象,楚地的波涛汹涌,增添了画面的壮阔感。颈联:“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这两句诗中“顶峭”写出山顶的陡峭,“松多瘦”则表现出松树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崖悬石尽牢”描绘了悬崖上石头的牢固,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对山顶和悬崖的描写,展现了山的险峻和自然景观的独特。尾联:“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这两句诗中“猕猴呼独散”写猕猴的叫声使它们各自散开,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隔水向人号”则描绘了猕猴隔着河水对着人吼叫的情景,给人一种人与自然互动的感觉,进一步烘托出登山途中的氛围。
上一篇:唐·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川》
下一篇:唐·皮日休《太湖诗·入林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