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阴气盛":十月里的阴气非常充盛,
"北风无时休":猛烈的北风刮得一刻也不停止。
# 无时休:没有休止的时候。
"苍茫洞庭岸":在苍茫无际的洞庭湖岸边,
"与子维双舟":我与您的两条船都只好停泊着。
# 维双舟:系着两只小船。,子:张署,河间人,韩愈挚友。维双舟:系着两只小船。
"雾雨晦争泄":大雨在昏暗的雾气中倾泄着,
# 雾雨晦争泄:谓茫茫大雨在昏暗的天地间倾泻而下。
"波涛怒相投":水中的波涛也像发怒似的扑来。
# 波涛怒相投:波涛像发了怒似的争奔而来。
"犬鸡断四听":四周的鸡犬之声也都断绝,
# 犬鸡断四听:谓雨、涛之声盛大,四周的犬吠、鸡啼声都听不见了。此句反用《庄子·肤箧》:“鸡犬之音相闻。”
"粮绝谁与谋":粮食吃完了,也不知道与谁去商量才好。
# 粮绝谁与谋:此句用《论语·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意。谁与谋:与谁商量。
"相去不容步":我与您相距也就超不过一步的距离,
# 不容步:不到一步的距离。
"险如碍山丘":但艰难险阻却像被山丘阻碍了似的。
# 碍:阻碍。
"清谈可以饱":虽然空谈哲理可以让自己满足,
# 清谈:清雅的言谈、议论。
"梦想接无由":但不去实践,心中的梦想就没办法实现。
# 接无由:无缘接近。
"男女喧左右":小儿女在身边吵闹着要吃的,
# 喧左右:在身旁叫嚷。,男女:指儿女等人。
"饥啼但啾啾":因为太饿,连哭声也都非常地微弱。
# 啾啾:儿女凄凉的叫声。
"非怀北归兴":如果不是怀着回到北方的兴致,
# 非怀北归兴:“非怀”二句:如果不是心怀北归的兴致,那里用得着这么多羁旅苦愁呢?
"何用胜羁愁":简直就无法战胜羁旅中的忧愁和困苦。
"云外有白日":我知道在乌云之外有太阳,
"寒光自悠悠":它的光辉是那样悠闲远照。
# 悠悠:遥远貌,亦作悠闲自得讲。
"能令暂开霁":如果能使天空云散重见阳光,
# 开霁:雨止云开,日出天晴。
"过是吾无求":我就再也没有超过这个的其他要求了。
# 过是:超出这个。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故事,也是一首赠诗。此诗以自然风雨隐喻人生风波,抒发作者渴盼云开日出、挂帆远航、驶向人生目标的心愿。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诗句前十二句勒出诗人南行受阻的困顿境遇,同时暗寓对己身遭遇的不满情绪。
3. 分段赏析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开篇就点明了时间是十月,这个时节本就容易让人感到萧瑟凄凉。“阴气盛”描绘出天气的阴沉寒冷,仿佛整个天地都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北风无时休”则强调了北风的持续不断,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愁苦、无奈的情感基调。诗人在此描绘恶劣的自然环境,暗示了他此次行程的艰难,也透露出他内心的烦闷与焦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场景转换到洞庭湖岸。“苍茫”一词描绘出洞庭湖的辽阔与浩渺,给人一种空旷、寂寥之感。“与子维双舟”点明了诗人和张十一署同舟共济的情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两人相互依靠,这既有一种温暖,又让人感受到对前路未知的担忧。这两句诗将人物置于广阔的自然背景之中,更凸显出他们在困境中的渺小与无助。“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进一步描写了恶劣的自然景观。“雾雨晦争泄”描绘出雾雨交织,天地间一片昏暗,雨水仿佛在争先恐后地倾泻而下的景象。“波涛怒相投”则生动地刻画了湖面上波涛汹涌,相互撞击的磅礴气势。“争”“怒”二字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雾雨和波涛以人的情感和行为,使自然景观更具动态感和冲击力。这两句诗从视觉和听觉上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进一步渲染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惊心动魄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和焦虑。“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生活状况。“犬鸡断四听”极言环境的封闭和寂静,连鸡犬的声音都听不到了,侧面反映出他们被困时间之长。“粮绝谁与谋”则直接点明了物资匮乏的问题,粮食已经耗尽,却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进一步突出了困境的严重性。这两句诗将诗人面临的困境具体化,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他的艰难和无助,深化了诗歌的愁苦之情。“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诗人刻画了周围人的生活场景。“男女喧左右”描绘出周围男女老少的嘈杂喧闹声,“饥啼但啾啾”则写出了孩子们因饥饿而发出的微弱啼哭声。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周围人的遭遇,展现出在困境中人们的普遍状况,使诗歌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诗人通过对这些生活场景的刻画,引发读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身处困境的人们的同情。“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这两句诗直抒胸臆。“非怀北归兴”表明诗人并非没有北归的意愿,只是现实困境让他无法如愿。“何用胜羁愁”则以反问的语气强调了羁旅之愁的难以排解。这两句诗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推向了高潮,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诗人对羁旅困境的感慨和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诗人的情感在此处发生了转折。“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描绘出云层之外,一轮白日散发着清冷的光芒,给人一种悠远、寂寥的感觉。“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诗人希望能暂时放晴,只要能摆脱眼前的困境,他别无他求。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困境的无奈,又流露出他对解脱的一丝渴望。结尾处的感慨,使诗歌在深沉的愁苦中透露出一丝希望和豁达,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间,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诗人借描绘在洞庭湖被阻风的羁旅之愁,暗暗抒发了对自身遭遇的不满之情。人生在旅途,常常会遭遇风雨的阻拦,人生的征途也免不了坎坷与艰辛。而克服这些阻碍、战胜艰难险阻的关键力量,便是坚定的信念。这首诗正是以自然界的狂风暴雨,隐喻人生的风浪,抒发了作者期盼云雾散去、阳光重现,扬起船帆远航,驶向人生目标的强烈心愿。这首诗既生动地描绘了风雨之形,又叙述了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既倾诉了旅途受阻的痛苦,又抒发了等待日出、迎来光明的思绪。笔触挥洒自如,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 写得不即不离,自具神妙。
近代蒋抱玄《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上一篇:唐·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公》
下一篇:唐·白居易《重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