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ū
liàn
shī
shān
fáng

朝代:唐作者:王昌龄浏览量:1
kòu
chǐ
齿
fén
xiāng
chū
shì
chén
zhāi
tán
míng
qìng
rén
bǎi
huā
xiān
yùn
néng
liú
yí‌
fàn
chūn

译文

轻叩牙齿、焚起香烟,就此远离尘世的纷扰喧嚣,斋坛上鸣响石磬有修行之人漫步虚空。百花酿成的仙酒能够留住客人,吃一顿胡麻饭能度过多少春秋。

逐句剖析

"叩齿焚香出世尘":轻叩牙齿、焚起香烟,就此远离尘世的纷扰喧嚣,

# 叩齿:牙齿上下碰撞,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

"斋坛鸣磬步虚人":斋坛上鸣响石磬有修行之人漫步虚空。

"百花仙酝能留客":百花酿成的仙酒能够留住客人,

"一饭胡麻度几春":吃一顿胡麻饭能度过多少春秋。

# 一饭胡麻度几春:相传刘晨、阮肇二人入天台采药,途中遇二女子,邀之还家待以酒饭,当中有胡麻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朱炼师山房》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道士朱炼师的修行日常和山房生活,诗的前两句从叩齿焚香、斋坛步虚等道教仪式写起,描绘出修行者清静的日常生活图景;后两句隐喻仙界与凡间的差异,并巧妙化用刘晨、阮肇遇仙的典故,凸显山中时光与尘世岁月的错位之感。这首诗将道教元素与神话传说相融合,语言简洁精炼,意象清新含蓄,充分展现了王昌龄七绝长于情景交融、意境营造方面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隐逸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参观朱炼师山房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山房主人超脱尘世、与众不同的生活以及其修行境界的赞美和向往。

2. 写作手法

用典:“百花仙酝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诗中“百花仙酝”与“胡麻饭”暗含仙凡有别的寓意,典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子的传说。这个传说展现了仙凡两个世界的巨大差异。天台山中仙女们生活的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富足安逸,人们长生不老、无忧无虑;而人间则时光流转、世事变迁,充满了生离死别和沧桑变化。“百花仙酝”象征着仙家美酒,能留住客人,展现出仙境的热情好客与美好;“胡麻饭”则是仙女招待凡人的食物,暗示了仙凡之间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物质条件,体现出仙凡有别的寓意。刘晨和阮肇在天台山的经历充满了奇幻色彩,他们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个传说反映了古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运用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那种超脱尘世、宁静美好的仙境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现实尘世的某种超脱之感。情景交融:“百花仙酝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诗中描绘了朱炼师以仙酝、胡麻饭招待客人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世隔绝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从而在情景交融中传达出对修行者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3. 分段赏析

“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描绘了道士的日常修行场景。“叩齿焚香”是道教修行的常见仪式,象征着净化身心、超脱尘世;“斋坛鸣磬”则展现了道士在斋坛上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景,“步虚人”指在虚空中漫步的修行者,体现了道士追求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这两句通过具体的修行细节,生动地展现了道士的生活状态。“百花仙酝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描写了道士山房中的生活情趣。“百花仙酝”指用百花酿制的仙酒,具有留客的功能,展现了道士生活的雅致;“一饭胡麻”则用道教长生不老的象征物胡麻饭,暗示道士追求长寿的生活理想。这两句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既表现了道士生活的情趣,也体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久视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下一篇:唐·王贞白《随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