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山下旧仙郎":在烂柯山下曾是那超凡脱俗的仙郎,
# 烂柯山:在衢州。柯:斧柄。
"列宿来添婺女光":如今如星宿降临,为婺州增添了光彩。
# 婺女: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
"远放歌声分白纻":远远传来那美妙的歌声,伴随着白纻舞,
# 放:何焯云:“‘放’字必误。”
"知传家学与青箱":知晓您将家传的学问传承下去,就如同珍贵的典籍收藏在青箱之中。
# 青箱:指所赠竹书箱。
"水朝沧海何时去":江水朝着沧海流去,什么时候会停止?
# 水朝沧海何时去:喻己归长安遥遥无期。
"兰在幽林亦自芳":幽兰生长在幽静的山林中,也独自散发着芬芳。
# 兰在幽林亦自芳:喻己贬谪幽居仍洁身自好。
"闻说天台有遗爱":听说您在天台留下了仁爱惠政,
# 遗爱:指德政遗留于后的恩泽。,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台州市,指台州。
"人将琪树比甘棠":人们把您比作那珍贵的琪树,就如同百姓把甘棠树看作是贤德官员的象征一样。
# 琪树:孙绰《天台山赋》:“琪树璀璨而垂珠。”李绅《琪树诗序》:“琪树垂条如弱柳,结子如碧珠,三年子可一熟。每岁生者相续,一年绿,二年碧,三年者红,缀于条上,璀错相间。”甘棠:见卷一《途次敷水驿……》注。徐放曾为台州刺史,故云。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写作手法
用典:首联“烂柯山”运用了烂柯山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巧妙地暗示徐使君的身份和经历,引发读者联想。象征:尾联“琪树”“甘棠”都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徐使君美好的品德和在当地留下的美好政绩,表达了人们对他的爱戴和赞美之情。烘托:首联以“列宿来添婺女光”,用星宿来烘托徐使君的到来为当地增添光彩,突出了徐使君的重要性和不凡。
2. 分段赏析
首联“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烂柯山”运用典故,暗示徐员外曾在此地有过如仙人般的经历或有着不凡的过往,“列宿”将徐员外比作星宿,来到衢州为婺女之地增添光彩,夸赞了徐员外的身份不凡与才能出众。颔联“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写徐员外传出的歌声伴着白纻,同时知晓他将家学传承于青箱,既写出了徐员外的风雅,又点明其重视家学传承,有着良好的家族文化底蕴。颈联“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自芳”,以水朝沧海的自然景象引发对时光等的思考,又以兰在幽林独自芬芳,借物喻人,暗示徐员外即使处于幽林般的环境也能自显其芳,有着高洁的品格。尾联“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听闻徐员外在天台有遗爱之事,人们将他比作琪树,如同甘棠一样受人爱戴,直接赞美了徐员外的政绩与品德,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认可。
上一篇:唐·薛准《临终诗》
下一篇:唐·窦群《假日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