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2
chàng
wàng
西
shuǐ
chán
yuán
nài
ěr
jīng
chūn
shǎo
zhǐ
jué
yáng
duō
rǎn
yāo
sháo
liǔ
guāng
hán
yǎo
tiǎo
luó
rén
jiān
cóng
dào
hǎi
tiān
shàng
wéi
fèng
tán
yáo
lóng
sūn
hàn
jīng
huá
mèng
hǎo
hǎo
yún

译文

我惆怅地望着西溪的流水,溪水潺潺,我又能拿它怎么办呢?我不为春天的景色稀少而惊讶,只觉得夕阳的余晖实在太多。那绚丽的色彩染红了娇美的柳枝,柔和的光芒笼罩着婀娜的藤萝。人间的溪流终将汇入大海,天上的银河却不要成为阻隔。凤凰般的女子弹奏着瑶琴,龙的子孙摇动着玉佩。京城的那些夜晚梦境,就让它们随着云波好好传递吧。

逐句剖析

"怅望西溪水":我惆怅地望着西溪的流水,

"潺湲奈尔何":溪水潺潺,我又能拿它怎么办呢?

"不惊春物少":我不为春天的景色稀少而惊讶,

"只觉夕阳多":只觉得夕阳的余晖实在太多。

"色染妖韶柳":那绚丽的色彩染红了娇美的柳枝,

# 韶:一作娆。

"光含窈窕萝":柔和的光芒笼罩着婀娜的藤萝。

"人间从到海":人间的溪流终将汇入大海,

"天上莫为河":天上的银河却不要成为阻隔。

"凤女弹瑶瑟":凤凰般的女子弹奏着瑶琴,

"龙孙撼玉珂":龙的子孙摇动着玉佩。

"京华他夜梦":京城的那些夜晚梦境,

"好好寄云波":就让它们随着云波好好传递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溪》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西溪的潺潺流水、夕阳余晖、妖娆的柳树和窈窕的藤萝,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诗人抒发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诗人以“怅望”开篇,表达了对西溪流水的感慨,流水潺潺,似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不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诗人通过对春天即将过去和夕阳西下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色染妖韶柳,光含窈窕萝。”诗人描写了西溪的柳树和藤萝,通过自然景色的美丽,反衬内心的孤独。“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凤女弹瑶瑟,龙孙撼玉珂。京华他夜梦,好好寄云波。”诗人以幻想和梦境结束全诗,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渺茫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诗人伫立西溪边,望着潺潺的流水,心中充满惆怅。潺湲的溪水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愁绪,诗人不禁感慨:面对这无尽的流水,又能如何呢?此句点题,奠定了全诗的感伤基调。第三四句:“不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诗人并不为春天的短暂和万物的凋零而惊讶,反而被夕阳的余晖所打动。夕阳的光芒似乎在提醒着诗人,生命的美好在于它的短暂与珍贵。此句通过对春物与夕阳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第五、六句:“色染妖韶柳,光含窈窕萝。”诗人描绘了夕阳下西溪的美景:柳树被染上娇艳的色彩,藤萝在余晖中显得婀娜多姿。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同时也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结尾六句:“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凤女弹瑶瑟,龙孙撼玉珂。京华他夜梦,好好寄云波。”诗人从自然景色联想到人生的旅途,希望人间的河流最终能汇入大海,而天上的银河不要成为阻隔。他想象着凤凰般的女子弹奏瑶琴,龙的子孙摇动玉佩,而自己则在京城的梦境中,将这份思念寄托于云波之上。此句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温庭筠《更漏子·背江楼》

下一篇:唐·刘瑶《杂曲歌辞·暗别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