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铜梁秀":大师是铜梁一带的俊秀,
# 铜梁秀:铜梁的杰出人物。铜梁,县名,今属四川。秀,杰出,优秀。,大师:对僧人的尊称,此指闾丘师兄。
"籍籍名家孙":身为声名远扬的名家子孙。
# 籍籍:形容名声盛大。
"呜呼先博士":唉,已故的太常博士(闾丘均),
# 先博士:丘师兄作古的祖父闾丘均,曾为太常博士。
"炳灵精气奔":天赋异禀、才华横溢。
# 奔:奔驰,有充满活力之意。,炳灵:显赫的英灵。
"惟昔武皇后":从前武皇后临朝,
# 武皇后:武则天皇后。,惟:一作往。
"临轩御乾坤":掌控天下。
# 乾坤:指天下。,御:掌握。,临轩:皇帝不坐正殿而至前殿,这里有临轩策士(皇帝亲试贡士)之意。
"多士尽儒冠":众多士人都头戴儒冠,
# 多士:此指百官。
"墨客蔼云屯":文人贤士聚集如云。
# 屯:聚集。,蔼:繁多。
"当时上紫殿":当时能登上紫殿(朝堂)的,
# 紫殿:宫殿名,此代指武后亲临策士的洛城殿。
"不独卿相尊":不只是卿相才受重用。
# 尊:重用。,不独:不仅仅。
"世传闾丘笔":世间流传着闾丘家的文笔(指闾丘均的文章),
# 闾丘笔:指闾丘均的文章。笔,指文章。六朝时以有韵者为诗,无韵者为笔。
"峻极逾昆仑":高峻超越昆仑山。
# 逾:一作侔。,峻极:很高。
"凤藏丹霄暮":凤凰藏于傍晚的丹霄(指高空),
# 暮:一作穴。,丹霄:帝王居处,指朝廷。
"龙去白水浑":神龙离去使白水变得浑浊。
# 白水:汉张衡《东京赋》:“龙飞白水,凤翔参墟。”后以“龙飞白水”或“白水”喻帝王兴起或即位,这里“白水”指朝廷。,去:一作出。
"青荧雪岭东":雪岭(指雪山)之东,闪烁着光芒,
# 青荧:玉石的光泽。
"碑碣旧制存":旧时的碑刻仍保存着。
# 碑碣旧制:指闾丘均生前写的碑文。
"斯文散都邑":这些文章散布在城邑各地,
# 都邑:指京城。,散:散播。,斯文:这些文章。
"高价越玙璠":价值高于美玉玙璠。
# 玙璠:两种美玉。,越:超越。,高价:指售价之高。
"晚看作者意":晚年再看作者(指闾丘均)的文意,
# 意:立意。,晚:指暮年。
"妙绝与谁论":精妙绝伦却无人可与之论说。
# 与谁论:同谁去评论。
"吾祖诗冠古":我的祖父(杜审言)诗歌冠绝古今,
# 诗冠古:其诗作超过了前代诗人的水平。,吾祖:指杜甫的祖父杜审言。
"同年蒙主恩":与您祖父同年蒙受君主恩典。
"豫章夹日月":豫章树(喻指贤才)曾与日月相伴,
# 夹:接近,此有遮蔽的意思。
"岁久空深根":年深日久却空留深根。
# 空深根:空留一条深根,谓自己不能继承家传诗歌传统。这是自谦之语。
"小子思疏阔":我才思粗疏浅薄,
# 疏阔:粗疏简略,不精密。,思:才思。,小子:杜甫自谓,谦辞。
"岂能达词门":怎能通达文章之道。
# 达词门:抵达诗人之门。,岂能:怎么能。
"穷愁一挥泪":穷困愁苦中一挥泪,
# 穷愁:深秋,秋末。愁:一作秋。
"相遇即诸昆":与您相遇便如兄弟般亲近。
# 即诸昆:都是兄弟。昆,弟。
"我住锦官城":我住在锦官城,
"兄居祇树园":兄长居住在佛寺。
# 祇树园:“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印度佛教圣地之一。此处借指佛寺。
"地近慰旅愁":地处相近慰藉了客居之愁,
# 旅愁:旅居之愁。
"往来当丘樊":往来之间权当身处乡间。
# 丘樊:土丘和篱笆,指村野之地。
"天涯歇滞雨":天边停滞的雨终于停歇,
# 滞雨:久雨。,歇:停歇。,天涯:此指成都一带。
"粳稻卧不翻":粳稻倒伏在地无法翻起。
# 卧不翻:倒伏而不能直立。,粳稻:水稻的一个品种。
"漂然薄游倦":漂泊游历感到疲倦,
# 薄游:漫游。,漂然:指漂泊。
"始与道侣敦":才开始与道友亲近。
# 敦:亲敦,敦睦。,道侣:寺院僧侣。侣:一作旅。,始:一作如。
"景晏步修廊":日暮时漫步长廊,
# 修廊:长廊。,景晏:日影西斜。景,日影;晏,晚。
"而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之声。
# 喧:喧闹。
"夜阑接软语":夜深时与您轻声交谈,
# 夜阑接软语:一作夜言词柔软。夜阑:夜深。软语:佛教用语。《华严经》:“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语,一者柔软语.能使一切众生得安稳。”
"落月如金盆":落月如同金盆一般。
# 金盆:形容圆月之光。
"漠漠世界黑":茫茫世间一片黑暗
# 黑:一作空,一作穴。,漠漠:广阔貌。
"驱车争夺繁":人们驱车追逐争夺不断。
# 驱车:努力追求貌。车:一作驱。
"惟有摩尼珠":只有摩尼宝珠,
# 摩尼珠:宝珠,泛指佛珠。
"可照浊水源":能够照亮浑浊的水源。
# 可照浊水源:佛珠可以照彻浑浊的凡尘,即用佛法来净化人的心灵,消除邪恶。《玄应音义·涅槃经》:“摩尼珠,投之浊水,水即为清。”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赠答诗。诗中回忆了两家祖辈的交情,称赞蜀僧闾丘的才学,记述他乡遇故知的欣喜。通过日常往来、夜话清谈等细节,流露出在乱世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思绪,最后以摩尼珠喻佛法,点明向佛门寻求解脱的心境。
2. 分段赏析
“大师铜梁秀”至“墨客蔼云屯”八句,先点明闾丘师兄是铜梁之地的杰出人物,出身于声名远扬的世家。接着以感叹语气缅怀其祖父——已故太常博士闾丘均,夸赞他天赋超群、才情四溢。随后将笔触转向往昔,描绘武则天临朝执政时的场景,众多士人戴着儒冠,文人贤才如云集般汇聚,展现出当时重视文才、人才济济的局面,为后文凸显闾丘均的才华成就做铺垫。“当时上紫殿”至“碑碣旧制存”八句,先讲在武后时期,能登上朝堂的不只有卿相受尊崇,有才之士同样地位不凡。继而着重称赞世间流传的闾丘均的文章,说其高度超越昆仑山,极言文采卓越。又以“凤藏”“龙去”暗喻闾丘均离世后的文坛境况,再写在雪岭之东,依旧留存着他往日撰写的碑刻,说明其文学功绩虽历经岁月仍未被磨灭。“斯文散都邑”至“岁久空深根”八句,先是评价闾丘均的文章在城邑间广泛流传,价值胜过美玉,晚年品读其文意,精妙到无人能与之探讨,表达对其文章的赞叹与无人共赏的惋惜。而后作者自陈,祖父杜审言诗歌冠绝古今,与闾丘均同一年蒙受君主恩典,以豫章大树作比,感慨先辈如大树曾与日月相伴,如今却只剩深根,暗含对时光流逝、先辈辉煌不再的怅惘。“小子思疏阔”至“往来当丘樊”八句,作者先自谦才思粗疏,难以通达文章之道,又说在穷困愁苦时与闾丘师兄相遇,彼此亲如兄弟,体现出真挚情谊。接着介绍两人的居住之地,自己住在锦官城,师兄居于佛寺,因距离近能慰藉自己漂泊的愁绪,往来其间如同身处乡间,描绘出一种质朴、闲适的相处状态。“天涯歇滞雨”至“落月如金盆”八句,以“滞雨歇”“粳稻卧”描绘雨后庄稼倒伏的景象,暗示生活艰难,自己漂泊游历疲惫不堪,因此与身为僧人的师兄更加亲近,寻求心灵寄托。随后描写傍晚漫步长廊,不闻车马喧闹,夜深与师兄轻声交谈,此时落月如金盆般挂在天空,营造出静谧、温馨的氛围,展现出二人相处时的惬意与默契。“漠漠世界黑”至“可照浊水源”四句,先描述世间一片昏暗,人们为名利争相追逐、喧闹繁忙,批判现实的混乱与人心的浮躁。最后以“摩尼珠”作比,指出唯有如摩尼珠般的智慧光芒,才能照亮这浑浊的世道,暗含对清净本心的追求,以及期望借助佛法或高尚精神力量驱散世间黑暗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