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è
xiāo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2
fēng
chuī
jīng
shù
chūn
tíng
huā
luò
zhī
fēng
huí
fǎn
chù
ròu
ēn
shū
zhòng
piāo
nán
xiāng
yóu
yǒu
lèi
chéng
jīng
tiān
dōng
zhù

译文

春风吹拂着紫荆树,春色与暮霭笼罩着庭院。花朵飘落,离开了原来的枝头,即便风再吹回,也无处可回。兄弟间的骨肉亲情,让这一封书信显得格外沉重,可我们在漂泊中难以相见。我的泪水仍像河水一样流淌,就像天河之水滚滚向东流去。

逐句剖析

"风吹紫荆树":春风吹拂着紫荆树,

# 风吹:喻兄弟分离。

"色与春庭暮":春色与暮霭笼罩着庭院。

"花落辞故枝":花朵飘落,离开了原来的枝头,

# 花落:喻兄弟分离。

"风回返无处":即便风再吹回,也无处可回。

# 风回返无处:比喻漂泊难遇。返:一作反。

"骨肉恩书重":兄弟间的骨肉亲情,让这一封书信显得格外沉重,

"漂泊难相遇":可我们在漂泊中难以相见。

"犹有泪成河":我的泪水仍像河水一样流淌,

"经天复东注":就像天河之水滚滚向东流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得舍弟消息》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围绕收到弟弟消息一事,借景抒情,展现出兄弟间的深厚情谊,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的前半部分借暮春时节紫荆花落的景象,抒发兄弟离散的哀愁,使情感表达委婉含蓄。直抒胸臆:后半部分直接表明骨肉亲情的珍贵和漂泊难遇的痛苦,强烈地表达出对弟弟的思念,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通过描写春风吹拂紫荆树,在暮春的庭院中,花朵飘落离开枝头,被风吹走却无处可回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飘零、孤寂的氛围,含蓄地表达出兄弟分离的伤感。“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诗人点明收到弟弟的书信,倍感兄弟恩情深重,然而漂泊的生活使他们难以相见,悲伤的泪水如河流般滔滔不绝。这几句直接抒发了对兄弟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陆龟蒙《美人》

下一篇:唐·元希声《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