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芸香阁":您在芸香阁担任正字之职,
"幽人竹素园":我却是隐居在竹素园的幽人。
# 幽人竹素园:一作“经过宛如昨”。素:一作叶。
"经过宛如昨":过往与您相处的时光,如今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
# 经过宛如昨:一作“幽人竹桑园”。
"归卧寂无喧":而我归来闲卧,四周寂静没有一点喧闹之声。
"高鸟能择木":高飞的鸟儿尚且能够选择栖息的树木,
"羝羊漫触藩":而那公羊却盲目地去抵触藩篱。
# 漫:一作屡。
"物情今已见":如今我已看透了世间的人情事理,
"从此愿忘言":从此以后便愿意不再多言,保持沉默。
# 忘:一作无。,愿:一作欲。,从此:一作徒自。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正字芸香阁,幽人竹素园”:开篇直接点明友人赵正字所在之地“芸香阁”,那是充满书香墨韵之所,而“幽人竹素园”描绘出清幽之人所处的满是竹简、书卷的园林,既交代友人身份与居住环境的文雅,又营造出一种静谧、高雅的氛围,让人仿若能看到那阁中藏书、园中翠竹的清幽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宁静文雅的基调。“经过宛如昨,归卧寂无喧”:回忆往昔经过之地、拜访之事仿佛还在昨日,历历在目,可见情谊之深、过往记忆之清晰。如今归来卧躺,四周寂静无声,一“寂”字突出此刻的安静落寞,往昔与当下形成鲜明对比,在时间流逝中,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相聚时刻的怀念,以及如今独处的寂寥之感。“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前一句以“高鸟择木”为喻,展现鸟儿的聪慧,能依据自身需求选择栖息之所,暗示友人如高鸟般有识见,懂得进退;后一句“羝羊漫触藩”用公羊盲目触撞藩篱、陷入困境的形象,从反面告诫,劝诫友人莫要像羝羊那般行事莽撞,徒增烦恼。此两句巧用比喻,委婉地向友人传达为人处世的道理。“物情今已见,从此愿忘言”:诗人感慨如今世间人情百态已然看清,“物情”涵盖万象,有对前面所提及的人事感悟,也有对生活阅历的总结。“愿忘言”化用《庄子》中“得意忘言”之意,既然已洞察一切,便无需多言,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又似有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深沉,在含蓄内敛中结束全诗,留给读者回味思索的空间。
上一篇:唐·刘长卿《岳阳楼》
下一篇:唐·李白《赠范金卿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