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míng
jiāng
huái
怀
yǒu

朝代:唐作者:罗隐浏览量:1
jūn
tián
jiù
yóu
jiāo
fèn
chóu
móu
èr
nián
jué
huáng
quán
xià
‌jìn
bēi
liáng
shuǐ
tóu
ōu
niǎo
néng
xìng
huā
bàn
rén
chóu
guǎ
zhì
yīng
hán
shí
yáo
wàng
jiāng
líng
lèi
liú

译文

你与田苏本就是故交好友,我与你的情分也深厚绵长。如今你我阴阳两隔已两年,我整日徘徊在曲江水畔独自悲凉。鸥鸟仿佛懂得生死自然的道理,杏花也像要陪伴我分担这份哀愁。你的妻儿在寒食节定然凄凉无依,我遥望江陵方向,不禁泪流满面。

逐句剖析

"君与田苏即旧游":你与田苏本就是故交好友,

"我于交分亦绸缪":我与你的情分也深厚绵长。

"二年隔绝黄泉下":如今你我阴阳两隔已两年,

# 黄:一作重。

"尽日悲凉曲水头":我整日徘徊在曲江水畔独自悲凉。

"鸥鸟似能齐物理":鸥鸟仿佛懂得生死自然的道理,

# 似:一作自。

"杏花疑欲伴人愁":杏花也像要陪伴我分担这份哀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你的妻儿在寒食节定然凄凉无依,

"遥望江陵一泪流":我遥望江陵方向,不禁泪流满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清明日曲江怀友》是唐末文学家罗隐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清明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对清明节景象的描写,“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首联回忆了与友人的深厚友谊,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颔联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以及自己在曲江的孤独与悲凉。颈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内心的悲凉。尾联想象友人的家人在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哀思。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罗隐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者的哀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

罗隐(833~909),唐代文学家。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西南)人。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光启中,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罗隐与罗邺、罗虬合称“三罗”。其散文小品,笔锋犀利。诗风浅易流畅,亦颇有讽刺现实之作,长于提炼口头语,“今朝有酒今朝醉”(《自遣》)、“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等诗句流传后世。著有诗集《甲乙集》和文集《谗书》《两同书》等。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点明了诗人与亡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提到亡友与田苏是旧日的游伴,而自己与亡友的交情也非常深厚。“绸缪”一词形容情谊缠绵,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情的珍视。颔联:“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哀思。诗人提到,两年来,亡友已隔绝于黄泉之下,而自己则在曲水边终日沉浸在悲凉之中。“黄泉下”暗示了亡友的离世,而“曲水头”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凭吊的场景。颈联:“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悲凉。诗人看到鸥鸟似乎能够顺应自然的规律,而杏花则仿佛也带着愁绪,陪伴着诗人。“齐物理”意为顺应自然,而“伴人愁”则赋予了杏花以人的情感。尾联:“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以诗人对亡友家庭的牵挂结束全诗。诗人想象亡友的寡妻和幼子在寒食节时的情景,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牵挂。最后,诗人遥望江陵,不禁流下眼泪。“寒食”是中国传统节日,诗人通过这一节日,进一步强调了对亡友及其家人的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罗隐《香》

下一篇:唐·罗隐《岁除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