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历行将尽":官府颁布的历法即将走到尽头,
# 官历:官府颁布的历法。
"村醪强自倾":我勉强地给自己斟满了乡村自酿的酒。
# 醪:酒。
"厌寒思暖律":厌倦了寒冷,渴望春天的温暖,
# 暖律:古代以时令合乐律,温暖的节侯称“暖律”。此处语意双关,既指气温,亦指社会。
"畏老惜残更":害怕衰老,因而更加珍惜这一年最后的时光。
"岁月已如此":岁月已经如此匆匆流逝,
"寇戎犹未平":可边疆的战乱仍然没有平息。
# 寇戎:匪患与战争。
"儿童不谙事":家中的孩子们还不懂得世间的忧愁之事,
# 不谙事:不懂事。
"歌吹待天明":还在唱歌吹奏,等待天亮的到来。
# 待天明:指守岁。,歌吹:唱歌奏乐。
唐代文学家
罗隐(833~909),唐代文学家。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西南)人。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光启中,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罗隐与罗邺、罗虬合称“三罗”。其散文小品,笔锋犀利。诗风浅易流畅,亦颇有讽刺现实之作,长于提炼口头语,“今朝有酒今朝醉”(《自遣》)、“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等诗句流传后世。著有诗集《甲乙集》和文集《谗书》《两同书》等。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诗人开篇点题,点明此时正逢除夕,官府历法即将翻到尽头,一年行将结束。“强自倾”中的“强”字极为传神,罗隐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在这新旧交替的夜晚,他心中满是无奈与惆怅,本无饮酒的兴致,却只能勉强斟满酒杯,借酒消愁,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颔联“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从身体感受与心理状态两方面着笔。“厌寒”直白地表达出对冬日严寒的厌烦,寒冬象征着艰难的处境,而“思暖律”则体现出对温暖、顺遂生活的期盼。“畏老”二字将诗人对衰老的恐惧展露无遗,在这除夕之夜,旧年将逝,每一刻都愈发珍贵,“惜残更”正是这种对时光流逝的不舍与珍惜,此联细腻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颈联“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笔锋一转,由个人的感触延伸至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时光匆匆流逝,诗人在岁月的蹉跎中历经沧桑,而此时国家却仍深陷战乱,局势动荡不安。“犹未平”三字,饱含着诗人深深的无奈与关切,他不仅为自身命运悲叹,更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展现出深沉的家国情怀。尾联“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诗人将视角转向天真无邪的儿童。儿童们不了解世间的纷扰与艰难,在这除夕夜里,欢快地唱歌吹奏,满心欢喜地等待新年黎明的到来。儿童的欢乐与诗人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沉重,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在动荡岁月中,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上一篇:唐·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
下一篇:唐·罗隐《自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