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ǐng

朝代:唐作者:郭震浏览量:3
zòng
yǐn
wèi
qīng
chéng
lěng
jìn
hán
kōng
yuè
lún
záo
chù
ruò
jiào
dāng
yào
wèi
jūn
cháng
wǎng
lái
rén

译文

这口野井纵然无人汲引,但它的滋味还是既清且澄,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井中照映着一轮寒空皓月。当时开凿它的地址,如果选择在交通要道上,它能常常救济往来过路的人,让人们双手捧起便能解渴。

逐句剖析

"纵无汲引味清澄":这口野井纵然无人汲引,但它的滋味还是既清且澄,

"冷浸寒空月一轮":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井中照映着一轮寒空皓月。

"凿处若教当要路":当时开凿它的地址,如果选择在交通要道上,

# 要路:交通要道。这里还暗喻显要的位置。,若教:若使,假使让它。

"为君常济往来人":它能常常救济往来过路的人,让人们双手捧起便能解渴。

# 常济往来人:意谓往来过路的人,常掬井水以解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野井》是唐代诗人郭震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人借野井清澄甘冽却无人问津的景象托物言志,将怀才不遇的孤寂心境与济世安邦的抱负倾注于字里行间。诗中“纵无汲引味清澄”一句,以井水的澄澈本质喻指自身高洁的品性,即便未被世人汲引赏识,其内在价值仍不彰自显。“冷浸寒空月一轮”则以寒夜、冷月等意象勾勒出清冷孤寂的氛围,既是对野井所处环境的描写,也暗喻诗人内心的落寞。结尾“凿处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以假设之笔奇峰突起,诗人虚拟野井若置于通衢要路,便能源源不断地滋养行人,实则借此隐晦传递自己渴望身处要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全诗巧妙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冷”“寒”等字眼既实写物境之清冷,又暗喻心境之孤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郭震(656~713),唐代诗人。名震,字元振,以字行,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人。咸亨进士,授通泉尉。神龙年间,历左骁卫将军兼检校安西大都护、金山道行军大总管。先天元年,为朔方军大总管,翌年六月,以兵部尚书复同中书门下三品。其工诗能文,现存诗歌多为咏物诗,几乎都为托物言志之作,所作《宝剑篇》,为初唐七古名作。其诗语意豪迈,也善乐府短歌。《全唐诗》存其诗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一说该诗作于诗人仕途未展之际,借“野井”这一意象,既抒发了诗人洁身自好却遭埋没的愤懑之情,亦寄寓了其心忧天下、渴望济世的家国情怀。一说此诗为诗人仕途失意被贬谪后所作,字里行间着重勾勒出孤寂心绪与济世宏愿间的深刻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七言绝句。诗中以细腻笔触勾勒出野井清澄甘冽却无人汲引的景象。诗人借这一意象托物言志,既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孤寂心绪,亦彰显了其渴望济世的远大抱负。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诗人以“野井”自比,通过刻画井的特质传达个人志向。“纵无汲引味清澄”中,井水流淌无人汲引,却依然澄澈甘冽,象征诗人即便未获赏识举荐,仍坚守高洁品性。意象组合:诗中“野井”“清澄”“冷浸”“寒空”“月”等意象共同构成清冷孤寂的意境,暗示诗人内心的孤高与坚守。

3. 分段赏析

“纵无汲引味清澄,冷浸寒空月一轮”开篇即勾勒出野井的精神境界。上句以“无汲引”点题之“野”,状其僻处荒郊、无人问津的处境,却以“味清澄”凸显其品质高洁,纵使无人取用,井水依然清冽澄澈,不曾因境遇冷落而改变本性。此句以水喻人,暗指君子即便身处困顿、不被赏识,亦当坚守本心,不坠青云之志,保持人格的纯粹与高尚。​下句“冷浸寒空月一轮”则以环境描写强化野井的孤寂之境。清冷的月光沉浸在空旷的天宇,又倒映在井中,形成天水相映的画面。“冷”“寒”“空”等字,渲染出幽寂清冷的氛围,暗示野井常年与冷月相伴,远离尘世喧嚣。然而,在这孤寂清冷中,井水始终清澄如初,恰如君子甘守寂寞,不汲汲于功名,不攀附权贵,以淡泊自守,保持节操的洁净无瑕。​“凿处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笔锋一转,由野井的自守转为对其用世价值的想象。诗人设想,若这口井开凿在交通要道,必能为往来行人提供甘冽清泉,解其饥渴困顿。这既是对野井潜在功用的肯定,更是诗人自我抱负的抒发,若能身处要职、手握权柄,定当济世安民,造福百姓。郭震生平恰是这种志向的践行:他少怀大志,治凉州时政绩斐然,令“夷夏畏慕”;后出将入相,建功立业,正是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济往来人”的理想。诗句中,野井的清澄与济世之志相统一,既见其品格之美,亦显其胸怀之广,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精神追求。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以物寄情、托物言志,将物象与情怀巧妙交融,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其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却蕴含着深邃悠远的韵味,堪称一篇意境高雅、情致深远的上乘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下一篇:唐·杜甫《陪李金吾花下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