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同野鹤与尘远":友人的心性如同野鹤一样孤高,远离尘世的凡俗,
# 尘:尘世,社会污浊。,野鹤:野生的仙鹤,常用来比喻品性孤高、居于山林的隐士。
"诗似冰壶见底清":友人的诗歌就像盛着冰的玉壶一样清爽透亮。
# 冰壶:比喻人格高尚清白廉洁。人应该像野鹤一样,远离社会污浊的东西,写出的诗就会像冰壶一样见底清。
"府县同趋昨日事":友人身居御史之位,依然和府县一级官员回忆往事,
# 趋:小步疾走。
"升沉不改故人情":不论是官居高位还是遭遇贬谪都不会改变和故人的交情。
# 升沉:指仕途的升迁与贬谪。
"上阳春晚萧萧雨":上阳宫的秋夜里萧萧雨声,
# 上阳:指上阳宫,唐代大型宫殿建筑群,为唐高宗李治迁都洛阳时修建,地处洛阳皇城西南,与洛水相邻。
"洛水寒来夜夜声":而那洛水奔流的水声彻夜不息,寒意袭人。
# 洛水:河下游南岸大支流,位于河南省西部。
"自叹犹为折腰吏":友人常常谦虚地称自己还是一个折腰的小官,
# 吏:一作客。,折腰:弯腰行礼,此处指屈身事人。,犹:一作独。
"可怜骢马路傍行":虽然已经骑着骢马,但还是会靠着路边行走。
# 骢马:青白色相间的马,这里指御史所乘之马。
中唐著名诗人
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字文昌,祖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穷困,眼疾严重,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的乐府诗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擅长“以俗言俗事入诗”,感情真挚深厚,描写细腻真切,生活气息浓厚,韵味悠远。其作品备受推崇,白居易称其“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张籍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代表作品有《江村行》《筑城曲》《野老歌》等。 著有《张司业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赠王侍御》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赞美友人品格的诗。此诗乃诗人寄赠于宦游远方的挚友之篇,字里行间既倾注着对友人高洁品性的由衷赞誉,又饱含着对其宦途冷暖的殷切关怀,更于句读起承间流淌着对挚友的绵长思慕之意。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诗人匠心独运,撷取“野鹤”与“冰壶”两个清雅意象,以野鹤之孤高喻友人超然物外之品性,以冰壶之澄澈赞友人诗作之纯粹。二者皆直指高洁之境,恰似人如其诗、诗如其人,友人的人品与诗品浑然一体,令人不禁为之击节赞叹。第三、四句“府县同趋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诗人笔锋一转,以具体事例印证友人高洁品行。友人虽身居御史高位,仍与府县旧僚共忆往昔;无论仕途顺逆,始终不改对故人的情谊。其虚怀若谷之态,不以贵贱易交,恰是“车笠之交”的生动写照。至此,友人形象愈发饱满:心性孤高、诗风清亮、待人坦荡、重情重义,堪称完人,成为诗人挚友实乃情理之中。第五、六句“上阳秋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诗人由赞友转入自抒胸臆。上阳宫的秋雨萧瑟、洛水的寒流夜夜,以互文之法,借景抒情,勾勒出一幅孤寂清冷的秋夜图。这不仅是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更暗含仕途困顿之苦闷。然而,此景又何尝不是友人心境的写照?遥想远方,友人是否也在这寒夜中独对孤灯,思念着诗人。末两句“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诗人以自嘲收束全篇。友人虽已策马高升,却仍自谦为“折腰吏”,骢马行于路旁,谦逊之态跃然纸上。诗人笔下,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形象跃然眼前,与前文赞友之辞一脉相承,令人叹服。
3. 作品点评
通览全篇,诗中语言质朴无华,未刻意雕琢辞藻技法,然字里行间皆如清泉汩汩,皆是肺腑之言的自然流淌,那份真挚情谊,恰似破纸而出的灼灼赤诚,令人动容。
# 东湖喜韦苏州《赠王侍御》诗“心如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一篇,真佳句也。
宋曾季狸《艇斋诗话》
# 三、四似杜感沉着者,五、六自是中唐绝调。
明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