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别是何处":回忆昔日分别的场景已模糊难辨,
# 是:一作人。
"相逢皆老夫":如今再次相逢,两人都已步入老年。
# 老夫:迟暮老人。
"故人还寂寞":老友依旧过着寂寞的生活,
# 寂寞:清静无为。,还:仍然。,故人:指高式颜。
"削迹共艰虞":因避世而隐匿踪迹,共同经历了人生的艰难困苦。
# 艰虞:艰难忧患。
"自失论文友":自从失去这位能与我切磋诗文的挚友,
# 论文友:指高适。,自失:自从失去。
"空知卖酒垆":即便知道卖酒的垆边仍在,却再无往日的雅趣。
# 空:徒然。
"平生飞动意":往日飞扬豪迈的意气,
"见尔不能无":在见到你的这一刻,不由自主地重新涌现。
# 尔:你,指高式颜。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赠友诗。全诗通过描写与老友高式颜的重逢场景,展现了两人从昔别到相逢的岁月变迁,既刻画了友人“寂寞”“削迹”的困顿处境,也追忆了昔日“论文”“卖酒”的文友雅趣,更在“皆老夫”的叹惋中融入对乱世艰虞的共同感慨。
2. 分段赏析
首联“昔别是何处,相逢皆老夫”以设问开篇,“昔别”与“相逢”形成时间上的强烈对比—昔日分别之地已模糊难忆,再见面时两人竟都已鬓染霜华。简单的问答中,藏着岁月无情的沧桑感,仿佛让读者看到两位老人重逢时对视白发、喟叹时光的场景。颔联“故人还寂寞,削迹共艰虞”转向对友人现状的描写,“还寂寞”三字既点明高式颜多年来的孤独处境,又暗含诗人对其遭遇的怜惜。“削迹共艰虞”则透露两人曾因避世而一同经历艰难,“削迹”指隐匿行迹,“艰虞”道尽乱世坎坷,短短一句便将二人共历的沧桑岁月浓缩其中。颈联“自失论文友,空知卖酒垆”借典故抒情,“卖酒垆”化用魏晋名士嵇康、阮籍的典故,本指文人雅聚之地,此处却以“空知”二字写出物是人非的怅惘—自从失去这位能共论诗文的挚友,即便知道当年相聚的酒垆仍在,也只剩空寂。诗句中流淌着对往昔文友相伴时光的深切怀念,也隐含着对现实中知己难寻的遗憾。尾联“平生飞动意,见尔不能无”直抒胸臆,“飞动意”指飞扬豪迈的意气,诗人坦言:见到你之后,平生那股不甘沉沦的豪情竟不由自主地涌现。这句既是对友人重逢的激动回应,也在沉郁的基调中注入一丝刚健—即便岁月磨人、世事艰难,真挚的友情仍能唤醒生命的热力,收束处尽显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中暗含的韧性。
上一篇:唐·杜甫《魏将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