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寻轩槛列清尊":本想寻觅亭台栏杆旁摆设酒樽,
"江上烟云向晚昏":江上烟云弥漫,天色已至黄昏。
"须倩东风吹散雨":定要请那东风吹散这蒙蒙细雨,
"明朝却待入华园":明日清早再等待进入那美丽的花园。
唐代书法家,“草圣”
张旭(675?~750?),唐代书法家。字伯高,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官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张旭善诗,尤工七绝,与贺知章、包融、张若虚齐名,开元中有“吴中四杰”之称,明杨慎谓其诗“清逸可爱”。精通楷法,并传于崔邈、颜真卿。善草书,性嗜酒,他与李白、苏晋等人合称“酒中八仙”。张旭性情狂逸旷达,相传每大醉,则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或以发濡墨而书,时称“张颠”,又尊为“草圣”。其草书与李白诗歌、裴旻舞剑并称“三绝”。正书有碑刻《郎官石记》,草书散见历代集帖中。代表作品有《郎官石柱记序》《古诗四帖》《肚痛帖》等。
1. 分段赏析
“欲寻轩槛列清尊”:此句以行动开篇,点明春游雅兴。“轩槛”指亭台栏杆,暗含户外宴饮之景;“列清尊”即置办酒器,暗示与友共聚的期待。诗人本欲借春日美景抒怀,却因雨受阻,为后文转折埋下伏笔。“江上烟云向晚昏”:此句转写自然景象,以“烟云”渲染江面朦胧之态,“向晚昏”点明时间推移至黄昏。暮色与烟霭交织,既暗示天色渐暗,又烘托出雨势未歇的压抑氛围。画面由近及远,从宴饮场景转向天地混沌,形成视觉与情绪的双重铺垫。“须倩东风吹散雨”:此句直接抒情,“须倩”表急切期盼,“东风”象征自然伟力,暗含对天气转好的渴望。“吹散雨”直指当下困境,将自然现象人格化,赋予诗人主观诉求。语言质朴却富有张力,既显无奈,又透露出对后续行动的乐观期待。“明朝却待入华园”:末句收束全诗,以“明朝”呼应“向晚”,形成时间闭环。“华园”象征理想中的春游胜境,与雨中阻滞的现实形成对照。诗人未因雨扫兴,反而将期待寄托于次日,既显豁达心境,又暗含对自然规律的顺应。结尾余韵悠长,留想象空间。
上一篇:唐·刘方平《京兆眉》
下一篇: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悲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