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shǐ
使
dēng
zhōng
nán
shān

朝代:唐作者:王湾浏览量:1
cháng
ài
nán
shān
yóu
yīn
ér
jìn
yuán
shù
zhāo
zhì
lín
lǐng
bǎi
rèn
dēng
wéi
shí
zhuàng
jìng
qióng
tái
yuán
chūn
zhuàng
gǎi
yuǎn
tiān
xiāng
dòng
zhàng
míng
yún
shī
湿
yán
jiàn
shè
xīn
bài
wèn
xìng
jīn
qín
láo
shì
xīn
jiào
chéng
yīng
shí
gòng
fàn
zhī
cǎo
wèi
shí
jìng
jué
rén
xíng
tán
shēn
niǎo
kōng
chéng
cóng
shòu
jiǔ
zhuǎn
jiān
shì
chù
ruò
qīng
fēi
lái
wéi
xián
jīn
chāo
shèng
huí
shū
ér
yān
sōng
shàng
shēn
shuǐ
liú
shān
xià
jiàn
píng
féng
chē
xiàng
wǎn
chéng
fēng
zài
fán
chén
piāo
huàn
qíng
xīn
jiǔ
wéi
láo
shēng
wàng
zhí
huái
怀
shān
yōu
rán
shí

译文

常常喜爱到终南山游玩,因此游遍了终南山的原野和低湿地带。经过了好几天才到达山林和山岭之处,攀登那高耸险峻、高达百丈的山峰。巨石雄伟壮观,骑马前行的道路到了尽头,沿着布满青苔的路径步行深入山中。景物奇特,春天的面貌发生了变化,香气从远处飘来,仿佛天上的仙香聚集在此。在空旷的山洞中拄着拐杖行走发出声响,低垂的云雾掠过,沾湿了衣裳。倚靠在山岩旁看到了房屋,进入屋内,高兴地与屋主人行拜见作揖之礼。询问屋主人的性情,他以勤劳为骄傲,向我展示心境并教导我要修养心性,让内心澄澈。有时和屋主人一起吃像玉英一样的美食,屋主人还为我采摘芝草。这里环境隔绝,人迹罕至,深潭幽深,鸟儿徒然地伫立在那里。从此在这里接受佛法的传授,便能同时得到“九转”丹药的供给。告辞离开此处时感觉身轻如飞,休息的时候只是专注于呼吸吐纳。闲适的胸怀已经超越尘世的纷扰,不知不觉间就很快踏上了归程。松树上方烟雾的颜色显得幽深,山下水流动的速度很急。山路渐渐平缓,遇到了车马,傍晚时分眺望城邑。终南山峰依旧,山野的乐趣繁多,尘世的纷扰飘来,为官的心情变得苦涩。长久地做官吏十分辛苦,在劳碌的人生中何必虚妄地执着。傍晚时分怀念这座终南山,悠然地创作了这首诗。

逐句剖析

"常爱南山游":常常喜爱到终南山游玩,

# 南山:即终南山。

"因而尽原隰":因此游遍了终南山的原野和低湿地带。

# 原隰:形容广大平坦和低洼潮湿的地方。

"数朝至林岭":经过了好几天才到达山林和山岭之处,

# 朝:早晨。

"百仞登嵬岌":攀登那高耸险峻、高达百丈的山峰。

# 嵬岌:高耸,也指高耸的山。

"石壮马径穷":巨石雄伟壮观,骑马前行的道路到了尽头,

# 穷:尽。,径:一作经。,壮:大。一作状。

"苔色步缘入":沿着布满青苔的路径步行深入山中。

"物奇春状改":景物奇特,春天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 状:一作貌。

"气远天香集":香气从远处飘来,仿佛天上的仙香聚集在此。

# 天香:指春日自然界草木发出的香气。

"虚洞策杖鸣":在空旷的山洞中拄着拐杖行走发出声响,

# 策杖:拄杖,也称杖策。

"低云拂衣湿":低垂的云雾掠过,沾湿了衣裳。

# 拂衣:挥动衣服。,低云:指离地面较近的云。

"倚岩见庐舍":倚靠在山岩旁看到了房屋,

# 庐舍:房屋,住宅,也指田野间的屋舍。

"入户欣拜揖":进入屋内,高兴地与屋主人行拜见作揖之礼。

# 拜揖:打躬作揖,多用来形容恭顺恳求。

"问性矜勤劳":询问屋主人的性情,他以勤劳为骄傲,

# 矜:同情、怜悯。

"示心教澄习":向我展示心境并教导我要修养心性,让内心澄澈。

# 澄习:清静地休养。

"玉英时共饭":有时和屋主人一起吃像玉英一样的美食,

# 玉英:玉之精华。

"芝草为余拾":屋主人还为我采摘芝草。

"境绝人不行":这里环境隔绝,人迹罕至,

"潭深鸟空立":深潭幽深,鸟儿徒然地伫立在那里。

"一乘从此授":从此在这里接受佛法的传授,

# 一乘:佛教用语。即一乘显性教。华严宗认为这是成佛的唯一教法。

"九转兼是给":便能同时得到“九转”丹药的供给。

# 给:供应。,九转:道家谓烧炼金丹,以九转为贵。“转”,循环变化之意,如把丹砂烧成水银,将水银又炼成丹砂。转数愈多,效能愈高。

"辞处若轻飞":告辞离开此处时感觉身轻如飞,

"憩来唯吐吸":休息的时候只是专注于呼吸吐纳。

# 憩:休息。

"闲襟超已胜":闲适的胸怀已经超越尘世的纷扰,

# 襟:胸怀。,闲:一作开。

"回路倏而及":不知不觉间就很快踏上了归程。

# 倏:极快地,忽然。

"烟色松上深":松树上方烟雾的颜色显得幽深,

"水流山下急":山下水流动的速度很急。

"渐平逢车骑":山路渐渐平缓,遇到了车马,

"向晚睨城邑":傍晚时分眺望城邑。

# 城邑:泛指城市、城镇。,睨:斜着眼看。,向晚:傍晚,天色将晚。

"峰在野趣繁":终南山峰依旧,山野的乐趣繁多,

"尘飘宦情涩":尘世的纷扰飘来,为官的心情变得苦涩。

# 宦情涩:仕途不畅。宦,指做官、宦官。涩,一作缉。

"辛苦久为吏":长久地做官吏十分辛苦,

# 吏:泛指官吏。

"劳生何妄执":在劳碌的人生中何必虚妄地执着。

# 妄执:虚妄的执念,虚妄,指没有事实根据、不着边际、不可捉摸的事物,执念,指执着的念头。,劳生:指辛苦劳累的生活。一作荣进。

"日暮怀此山":傍晚时分怀念这座终南山,

# 日暮:指傍晚、日落或黄昏时分。

"悠然赋斯什":悠然地创作了这首诗。

# 斯:一作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奉使登终南山》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精妙的借景抒情之笔,绘就终南山下的绝美画卷,展现诗人于山中的独特经历。诗中,诗人借景吐露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字里行间渗透着仕途的苦涩与艰辛;同时,也将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娓娓道来,实现了终南山的秀丽景致与个人细腻情感的浑然交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天元年进士,官荥阳主簿、洛阳尉。王湾常往来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其诗流传不多,现存仅10首。其中《次北固山下》风格壮美,意境开阔,尤为著名。明代胡应麟认为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是区别盛唐与初唐、中唐诗界限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歌记录了诗人奉使登临终南山的全过程,从登山前的向往、登山途中的见闻,到山顶的感悟和归途的思考,展现了终南山的奇秀风光和诗人超脱尘俗的情怀。诗中“辛苦久为吏,劳生何妄执”等句,表达了诗人对宦海生涯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借“峰在野趣繁,尘飘宦情涩”的对比,将对官场的厌倦、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寄寓于山水之中,使情与景浑然一体。移步换景:诗歌以登山过程为线索,按照“常爱南山游”的缘起,到“数朝至林岭”的登山历程,再到“倚岩见庐舍”的山中遇隐,最后“向晚睨城邑”的下山感怀,依游览顺序展开描写,层层递进,结构严谨,清晰展现诗人情感的变化轨迹。

3. 分段赏析

“常爱南山游,因而尽原隰。数朝至林岭,百仞登嵬岌。石壮马径穷,苔色步缘入。物奇春状改,气远天香集”:诗人开篇直抒胸臆,点明对终南山的喜爱,故遍访山脚原野(尽原隰)。“数朝至林岭”可见登山之执着,“百仞登嵬岌”以夸张手法写山势高峻,马行至陡峭石径处受阻,诗人弃马步行,足踏苔痕深入山林。此段以“物奇春状改,气远天香集”聚焦山中春色:万物新奇,春光流转,山气清远,花香袭人。诗人通过“原隰”“林岭”“石径”“苔痕”等意象,勾勒出终南山幽远静谧的初貌,奠定全诗“寻幽探胜”的基调,也暗含对官场之外自然天地的向往。“虚洞策杖鸣,低云拂衣湿。倚岩见庐舍,入户欣拜揖。问性矜勤劳,示心教澄习。玉英时共饭,芝草为余拾。境绝人不行,潭深鸟空立。一乘从此授,九转兼是给。辞处若轻飞,憩来唯吐吸”:诗人拄杖穿行虚空洞穴,云雾低垂沾湿衣襟,画面清幽而空灵。行至岩边忽见庐舍,遂欣然拜访,遇山中隐者。“问性矜勤劳,示心教澄习”写隐者品性:以勤劳自矜,以澄心相教,体现山野之人的质朴与超脱。“玉英”“芝草”借指山中清简饮食,暗合隐逸生活的高洁。“境绝人不行,潭深鸟空立”进一步渲染环境之幽:人迹罕至,深潭空寂,唯有禽鸟伫立,极写自然之静谧超脱。“一乘”“九转”化用道家术语,暗指隐者传授修身养性之法,诗人“辞处若轻飞,憩来唯吐吸”,仿佛身心轻盈,融入自然,与前文“尘飘宦情涩”形成鲜明对照,凸显对官场束缚的厌倦。“闲襟超已胜,回路倏而及。烟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渐平逢车骑,向晚睨城邑。峰在野趣繁,尘飘宦情涩。辛苦久为吏,劳生何妄执。日暮怀此山,悠然赋斯什”:“闲襟超已胜”直写心境:山林之游让诗人胸襟超脱,不知不觉已到归程。下山所见“烟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烟霭深锁松林,流水奔涌山下,一静一动,尽展自然生机。然而渐近平地,“逢车骑”“睨城邑”的入世场景打破清幽,诗人触景生情:“峰在野趣繁,尘飘宦情涩”——遥望山中群峰,野趣盎然,反观尘世喧嚣,仕途艰辛苦涩。“辛苦久为吏,劳生何妄执”直抒胸臆,痛陈官场劳顿,反思执着功名之“妄”,暗含对“劳生”的厌倦。末句“日暮怀此山,悠然赋斯什”以景语作结,暮色中回望终南山,悠然赋诗,将对山水的眷恋与对隐逸的向往定格于笔端,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在唐代诗人王湾的《奉使登终南山》中,诗人以凝练笔触徐徐铺陈登山历程,精心描摹山中“潭深鸟空立”“烟色松上深”的清幽景致。深潭映空,飞鸟伫立,松间烟霭弥漫,层层晕染出静谧空灵的禅意之境。这般远离尘嚣的自然风光,如同一把钥匙,瞬间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峰在野趣繁,尘飘宦情涩。辛苦久为吏,劳生何妄执。”诗人于字里行间直抒胸臆,坦言自己本性与山野自然相契,而仕途生涯于他而言,不过是充满苦涩艰辛的跋涉。官场的纷扰尘埃,让他愈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执着于仕途的劳碌人生,终究是一场虚妄。整首诗将终南山的秀美景致与诗人细腻的内心情感熔铸一炉,既展现了自然山水的清韵,又吐露了仕途羁旅的怅惘。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使得该诗成为山水诗中的精品之作,历来备受文人雅士的推崇与赞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昌龄《送任五之桂林》

下一篇:唐·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