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ān
jié
sān
shǒu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2
chuāng
yíng
yǐng
jīn
diàn
殿
rén
shēng
jué
qiū
shǒu
luó
wéi
dēng
gěng
miè
gōng
diàn
殿
shēng
qiū
cǎo
jūn
wáng
ēn
xìng
shū
kān
wén
fèng
chuī
mén
wài
jīn
guài
lái
zhuāng
cháo
xià
xiāng
yíng
zǒng
xiàng
chūn
yuán
huā
jiān
xiào
shēng

译文

精美的窗户旁闪过萤火虫的影子,金碧辉煌的宫殿上已不见人影活动。在秋天的夜晚守着华丽的罗帐,一盏孤灯整晚都在摇曳没有熄灭。宫殿前的秋草肆意生长,君王已经很少宠幸我了。怎能禁受听到笙箫之音,门外经过皇帝的车銮。难怪梳妆的阁楼总是关闭着,君王下朝后也无须我迎接。君王总是在春日的园林中,花间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逐句剖析

"玉窗萤影度":精美的窗户旁闪过萤火虫的影子,

# 度:度过。,萤影:萤火虫的影子。,玉窗:精美的窗户。这里与下文的“金殿”相对。

"金殿人声绝":金碧辉煌的宫殿上已不见人影活动。

# 金殿:金色的宫殿。

"秋夜守罗帷":在秋天的夜晚守着华丽的罗帐,

# 罗帷:丝制帷慢。帷,宫中的帐幕。一作“帏”。

"孤灯耿不灭":一盏孤灯整晚都在摇曳没有熄灭。

# 耿:照,明。,孤灯:孤独的灯火。

"宫殿生秋草":宫殿前的秋草肆意生长,

"君王恩幸疏":君王已经很少宠幸我了。

# 疏:稀疏,少。,恩幸:帝王的宠幸。

"那堪闻凤吹":怎能禁受听到笙箫之音,

# 凤吹:对笙箫等细乐的美称。,那堪:哪堪。哪里忍受。

"门外度金舆":门外经过皇帝的车銮。

# 金舆:金色车舆。帝王乘坐的车轿。,度:度过。

"怪来妆阁闭":难怪梳妆的阁楼总是关闭着,

# 妆阁:妇女的居室,供梳妆用的楼阁。,怪来:难怪。

"朝下不相迎":君王下朝后也无须我迎接。

# 朝下:从朝堂上下来。

"总向春园里":君王总是在春日的园林中,

# 春园:春天的花园。,向:一作“在”。

"花间笑语声":花间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 笑语:谈笑。说话声和笑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班婕妤三首》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五言绝句组诗。组诗借乐府古题抒发宫怨,首篇刻画主人公深夜独盼君王却终成空的落寞场景,次篇叙述其在宫中遭冷落的境遇及缘由,末篇以冷宫失宠与春园欢笑的鲜明对比,凸显主人公的凄凉处境。全诗笔法委婉含蓄,语言优美流畅,虽未直言“怨”字,却将深宫女子的哀怨之情尽数融入字里行间,尽显含蓄深沉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出身世家的班婕妤,自幼饱读诗书、姿容昳丽,以贤德之名闻名于世。入宫后,她凭借出众才情与温婉品性深得汉成帝宠爱,不仅常伴君侧,更以委婉方式规劝成帝勤于朝政,成为后宫佳话。然而,随着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入宫,成帝渐被其魅惑,沉溺享乐。班婕妤逐渐失宠,还无端卷入宫廷阴谋。赵氏姐妹设计陷害许皇后与班婕妤,许皇后被废,班婕妤为避祸主动请求前往长信宫侍奉太后。自此,她在清冷宫闱中,日复一日陪伴太后,昔日盛宠化作无尽孤寂。班婕妤的悲剧人生触动无数文人墨客,后世诗人常借其故事抒发感慨,或为她的命运叹息,或借古喻今倾诉自身怨怼。王维创作相关组诗,或因读史生情,或为抒发个人际遇,虽具体创作时间难考,却为我们留下探寻历史与情感交织的珍贵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宫怨题材诗。描绘了班婕妤宫廷生活中深夜待君,秋草伴宫,妆阁春园三个场景,通过“玉窗萤影”“孤灯明灭”“宫殿秋草”等意象,展现失宠妃嫔凄凉孤寂的境遇,表达了其咫尺天涯的哀怨之情与贤者不遇的悲叹,更将个人悲剧升华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

2. 写作手法

对比:《班婕妤三首》以“妆阁”闭锁与“春园”喧闹、“宫殿”华美与“秋草”荒芜的强烈对比,展现班婕妤的凄凉命运。她在冷宫中仍闻君王游乐之声,咫尺天涯的处境更显心酸。贤德遭弃而小人得宠的残酷现实,令后世读者不禁扼腕。诗人通过多重对比,深刻揭示了宫廷中恩宠无常的悲剧。寓情于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情感。宫殿本是华丽之地,但“宫殿生秋草”的景象却透露出荒凉,暗示班婕妤的失宠。君王的欢笑声从远处传来,更显得她的孤独。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玉窗萤影度,金殿人声绝”,以“萤影”“绝声”勾勒深宫秋夜的死寂,主人公于子夜独坐凝望,心底残存着君王临幸的渺茫期许。玉窗前流萤幽影闪烁,金殿内万籁俱寂,唯有孤灯明灭映照着空帷。“秋夜守罗帷,孤灯耿不灭”,既是实景描写,又暗喻宫女彻夜难眠,苦苦期盼君王的执着。全诗不着一“怨”字,却将失宠宫人辗转难眠的寂寥心绪,悄然浸透在每一处景物描写之中。第二首“宫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疏。那堪闻凤吹,门外度金舆”。分两层展开,如九曲回廊,以曲折笔法道尽深沉情思。本该繁华绮丽的宫殿,而“宫殿生秋草”因秋草肆意生长而尽显荒芜,这般萧瑟之景,正是婕妤深宫冷落的具象写照。“君王恩幸疏”五字,道破红颜薄命的根源。更令人心碎的是,宫中时时传来皇帝出游行乐的喧闹声。同处巍峨宫墙之内,婕妤与君王近在咫尺却恍若天涯,与受宠妃嫔的待遇更是天壤之别。偏偏得宠者多是奸佞小人,贤良如班婕妤,也只能徒叹奈何,让后世读者亦为之扼腕。第三首“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总向春园里,花间笑语声“。诗将班婕妤的孤寂境遇推向更深层次。常年闭锁的妆阁与笑语盈盈的春园形成强烈反差,一冷一暖,尽显命运无常。尽管班婕妤、汉成帝、赵飞燕早已作古,但贤才难展抱负、小人横行无忌的历史悲剧,却在岁月长河中不断重演,令人唏嘘不已。这组诗以流丽笔触勾勒深宫幽影,字里行间浸满凄婉情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语皆不刻而近。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

# 蒋一梅曰:凄然动人。顾云:浑然。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本啻一毫不露,作法高绝。

清巢父《唐诗从绳》

# 意分两层,曲折沉挚。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门内秋草日生,门外金舆自度,如此看便妙。

清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长卿《相和歌辞·长门怨》

下一篇:唐·白居易《问淮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