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jǐn
槿
shù
jìn
wén
míng
tīng

朝代:唐作者:刘庭琦浏览量:1
qíng
liáng
jiàn
rén
shì
shèng
bēi
shì
zhāo
róng
hǎo
jūn
kàn
luò
shí

译文

事物的情理很容易看清,人间的事情让人悲伤不已。不要依仗早晨的繁盛美好,您看傍晚凋零的时候。

逐句剖析

"物情良可见":事物的情理很容易看清,

"人事不胜悲":人间的事情让人悲伤不已。

"莫恃朝荣好":不要依仗早晨的繁盛美好,

# 恃:依赖,仗着。

"君看暮落时":您看傍晚凋零的时候。

# 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木槿树题武进文明府厅》是唐代诗人刘庭琦所作的五言绝句。全诗借木槿花朝开暮落的特性,将“物情”与“人事”相对照,前两句点出物象可察而人事难料的感慨,后两句以劝诫语气揭示荣枯无常的道理。诗中融合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托物言志,体现了唐代咏物诗的特征,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刘庭琦(又作刘廷琦)是唐玄宗时期文人,宿州符离(今安徽宿州符离)人。开元初年任万年尉时,因与惠文太子李范(即岐王李范)饮酒赋诗交游,触犯玄宗禁止诸王与外臣结交的禁令,于天宝初年被贬为雅州司户参军。其仕途后期曾任汾州长史,工诗善书,与阎朝隐、张谔等文士交游,有诗名,作品收录于《国秀集》,《全唐诗》存诗四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介绍了木槿花朝开暮落的自然现象,描绘了“物情”与“人事”的对比,体现了对世事荣枯无常的认知,营造了深沉感慨的氛围,表达了对人事变迁的伤感与哲理思考。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莫恃朝荣好”,借木槿花“朝荣好”与“暮落时”的特点,表达对人事中短暂荣华终会逝去的感慨,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转化为对人生的思考。对比:以“物情良可见”与“人事不胜悲”形成对比,木槿花的生长规律明确可知,而人事变迁却复杂难测,突出人事无常带来的无奈。“莫恃朝荣好”与“君看暮落时”形成对比,木槿花清晨绽放的“朝荣”与傍晚凋零的“暮落”形成鲜明反差,直观展现荣枯的快速转换。议论:“莫恃朝荣好,君看暮落时”,以直白的劝诫发表议论,告诫人们不要依仗一时的荣华,因为终会有凋零之时,揭示了荣华短暂的道理。间接抒情:“莫恃朝荣好,君看暮落时”通过描写木槿花朝开暮落的特性,间接抒发对人事变迁、命运无常的悲叹,将情感寄托在对木槿花的观察与议论中。

3. 分段赏析

“物情良可见”,此句中的“物情”指木槿花朝开暮落的自然特性。诗人由木槿花的生长规律,直观地感受到事物发展的常理,这种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为后文引出对人事的感慨做了铺垫,简洁地表达了从物象中可洞察规律的认知。“人事不胜悲”,承接上句的“物情”,将视角转向人类社会。诗人感叹人事的变迁复杂难测,往往带来无尽的悲伤,与木槿花明确的生长规律形成对比,突出了人事无常带来的无奈与伤感,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层次。“莫恃朝荣好”,此句以劝诫的口吻,告诫人们不要依仗一时的荣华富贵。这里的“朝荣”既指木槿花清晨的绽放,也暗喻人生或仕途的短暂兴盛,语言直白却蕴含深意,提醒人们看清荣华的暂时性。“君看暮落时”,以“君看”引导读者关注木槿花傍晚的凋零。通过木槿“暮落”的景象,与“朝荣”形成呼应,直观地展示了荣枯的快速转换,以此警示人们短暂的荣华终会逝去,强化了前文的劝诫与感慨。

4. 作品点评

这首五绝以雄劲的笔触,对木槿树及武进文明府厅作了艺术概括。诗人在时间和空间的处理上很有匠心,将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相融合,诗中蕴含着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意境雄浑深远,能打动人心,也值得细细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寄慨遥深,得风人之旨。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二十字中具见盛唐人托物言志之作法。

清王尧衢《唐诗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皇甫冉《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下一篇:唐·殷尧藩《韩信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