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án
xìn
miào

朝代:唐作者:殷尧藩浏览量:2
cháng
kōng
niǎo
jìn
jiāng
jūn
zhōng
yuán
shēn
xiàng
jiǔ
quán
hái
shǔ
hàn
gōng
chāo
zhū
jiàng
fēng
huāng
liáng
miào
wéi
sōng
bǎi
zhǐ
chǐ
cháng
líng
yòu
鹿
shēn
lián
xiāo
xiàng
guó
jìng
dào
jīn
guī

译文

天空中的飞鸟都被射尽,将军也离世了,再也不会有战马踏入中原大地。将军即便身死九泉之下,忠心依旧属于汉朝,将军的功劳超过众多将领,本应受封像齐国那样大的封地。如今荒凉的古庙里只有松柏相伴,距离汉高祖的长陵很近的地方却只有鹿麋出没。如今我深深怜惜萧何丞相,竟然没有为韩信说上一句话。

逐句剖析

"长空鸟尽将军死":天空中的飞鸟都被射尽,将军也离世了,

"无复中原入马蹄":再也不会有战马踏入中原大地。

"身向九泉还属汉":将军即便身死九泉之下,忠心依旧属于汉朝,

"功超诸将合封齐":将军的功劳超过众多将领,本应受封像齐国那样大的封地。

"荒凉古庙惟松柏":如今荒凉的古庙里只有松柏相伴,

"咫尺长陵又鹿麋":距离汉高祖的长陵很近的地方却只有鹿麋出没。

"此日深怜萧相国":如今我深深怜惜萧何丞相,

"竟无一语到金闺":竟然没有为韩信说上一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韩信庙》是唐代殷尧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一说是明代史谨所作。首联借“长空鸟尽将军死”暗示韩信如飞鸟尽后被弃的良弓,不得善终,“无复中原入马蹄”点明其逝去对局势的影响。颔联肯定韩信功绩,表明其心向汉室,功劳足以封齐。颈联通过描写荒凉古庙仅存松柏,咫尺长陵出现鹿麋,营造出荒芜氛围,感慨历史的沧桑变化。尾联对萧何发出感慨,埋怨他未能在关键时保全韩信。全诗营造出一种悲凉、沧桑的氛围,表达了对韩信的同情与惋惜,以及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殷尧藩(780~855),唐代诗人。苏州嘉兴(今浙江)人。元和九年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殷尧藩与白居易、刘禹锡、姚合、贾岛、沈亚之等诗人交好。其诗以边塞、行旅、农家生活为佳,辞藻华美,典雅工丽。主要作品有《关中伤乱后》《登凤凰台二首》《偶题》《友人山中梅花》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长空鸟尽将军死,无复中原入马蹄”,诗人以“鸟尽弓藏”这一典故起笔,形象地揭示了韩信在帮助刘邦平定中原后惨遭杀害的命运,“无复中原入马蹄”暗示韩信死后,中原局势已无他的身影,开篇便奠定了全诗的悲剧基调,引发读者对韩信命运的关注与感慨。颔联:“身向九泉还属汉,功超诸将合封齐”,此联从韩信的忠心和功绩两方面进行描述。“身向九泉还属汉”表明韩信即便身死,依然心系汉室,体现其忠诚;“功超诸将合封齐”强调他的功劳远超其他将领,理应封齐,突出了韩信的卓越才能与巨大贡献,与首联的悲剧结局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对韩信命运的惋惜之情。颈联:“荒凉古庙惟松柏,咫尺长陵又鹿麋”,诗人的视角从对韩信的描述转向眼前的韩信庙和不远处的长陵。荒凉的古庙中唯有松柏依旧,而咫尺之外的长陵也已荒芜,出现鹿麋活动的场景。通过描绘这两处荒芜的景象,借景抒情,深刻地展现出历史的兴衰变化,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只剩下荒凉与寂寥,引发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尾联:“此日深怜萧相国,竟无一语到金闺”,诗人将矛头指向萧何,直接抒发对他的不满。在韩信生死攸关之际,萧何竟然没有为他在刘邦面前说上一句话,致使韩信含冤而死。这一句直抒胸臆,将诗人对萧何的指责和对韩信的同情推向高潮,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对韩信命运的不平与惋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庭琦《咏木槿树题武进文明府厅》

下一篇:唐·李贺《咏怀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