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适欲锄瓜":我正想出门去锄瓜,
"倚锄听叩门":听到有人敲门,便停下锄头去开门。
"鸣驺导骢马":门外传来马匹的嘶鸣,原来是故人来访,
# 骢马:青白色相杂的马。,鸣驺:古代随从显贵出行并传呼喝道的骑卒,有时借指显贵。
"常从夹朱轩":他坐着装饰华丽的马车,后面还跟着朱红色的车驾。
# 朱轩:红漆的车子。古代为显贵所乘。,常从:侍从;随员。
"穷巷正传呼":穷街陋巷里传来阵阵呼喊,
"故人傥相存":穷街陋巷里传来阵阵呼喊,
"携手追凉风":我们携手漫步,迎着凉风,
"放心望乾坤":放开心怀,眺望广阔的天地。
"蔼蔼帝王州":长安城繁华似锦,
# 蔼蔼:形容众多的样子。
"宫观一何繁":宫殿与楼阁密布。
"林端出绮道":林间小道蜿蜒曲折,
"殿顶摇华幡":殿顶的旗帜随风飘扬。
"素怀在青山":我本就心怀归隐青山的志向,
"若值白云屯":如果能遇到白云缭绕的山林,我定会毫不犹豫地归隐。
"回风城西雨":此时,西风从城西吹来,带来了雨意,
"返景原上村":夕阳的余晖洒在原野上的村庄。
"前酌盈尊酒":我们一边饮酒,
"往往闻清言":一边聆听高雅的言论。
"黄鹂啭深木":黄鹂在深林中婉转啼鸣,
"朱槿照中园":朱槿花在园中绽放,光彩照人。
# 朱槿:又名扶桑、佛槿、中国蔷薇。常绿灌木,高约1-3米;小枝圆柱形,疏被星状柔毛。
"犹羡松下客":我仍然羡慕那些在松树下的人,
"石上闻清猿":他们能听到清脆的猿猴叫声。
"维瓜园高斋":在高高的瓜园斋阁中,
"俯视南山形胜":俯瞰南山的壮丽景色。
"二三时辈":同时邀请了几位擅长诗词的文人,
"同赋是诗":共同以“
"兼命词英数公":园”
"同用园字为韵":字为韵作诗。
"韵任多少":韵脚的多少随意,
"时太子司议郎薛璩发此题":这次活动是由太子司议郎薛璩发起的,
"遂同诸公云":于是大家一同创作了这首诗。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瓜园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田园诗。描绘了诗人在不同情境下听雨的心境,充满了独特的美感与淡淡的忧伤。诗的前两句回忆了诗人当年归舟夜宿严陵,听了一整夜的雨打船篷声;后两句则写到昨夜诗人宿于茅屋,睡梦中听到雨声,竟误以为自己仍在船上。这种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慨。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意境唯美,情感细腻。它不仅生动有趣,充满了诗情画意,还巧妙地传达出诗人的孤独心境。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通过“鸣驺导骢马,常从夹朱轩。”与“穷巷正传呼。”的对比,描绘了显贵与陋巷的反差,突出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宁静。动静结合:“林端出绮道,殿顶摇华幡。”中,“出”和“摇”字赋予了静态的景物以动态的美感,展现了帝王州的繁华景象。情景交融:“回风城西雨,返景原上村。”通过描写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拟人:“黄鹂啭深木,朱槿照中园。”中,黄鹂的“啭”和朱槿的“照”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余适欲锄瓜,倚锄听叩门。”诗人正准备去锄瓜,听到有人敲门,便停下手中的活儿,倚着锄头倾听。这一联描绘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同时也引出了下文访客的到来。第三、四句:“鸣驺导骢马,常从夹朱轩。”来访的友人乘坐着装饰华丽的马车,车前有鸣驺(侍从)引导,显示出友人的身份显赫。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来访者的不凡气派。第五、六句:“穷巷正传呼,故人傥相存。”在这条偏僻的小巷中,传来了访客的呼喊声,诗人意识到是故人来访。这一联通过“穷巷”与“传呼”的对比,突出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第七、八句:“携手追凉风,放心望乾坤。”诗人与友人携手漫步,追逐凉风,心旷神怡地远望天地。这一联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第九、十句:“蔼蔼帝王州,宫观一何繁。”诗人远望长安城,宫殿和楼阁鳞次栉比,显得繁华无比。这一联通过对长安城的描写,展现了大唐帝国的辉煌。第十一、十二句:“林端出绮道,殿顶摇华幡。”从树林的尽头可以看到华美的道路,宫殿的屋顶上飘动着华丽的旗帜。这一联进一步描绘了长安城的壮丽景象,细节描写生动逼真。第十三、十四句:“素怀在青山,若值白云屯。”诗人开篇点明自己的志向,表达了对隐居山林的向往。“素怀在青山”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而“若值白云屯”则通过“白云屯”的意象,描绘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象征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第十五、十六句:“回风城西雨,返景原上村。”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细腻观察。“回风城西雨”描绘了城西的风雨回旋,而“返景原上村”则描绘了夕阳余晖映照在原野上的村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第十七、十八句:“前酌盈尊酒,往往闻清言。”诗人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场景,充满了闲适与惬意。“前酌盈尊酒”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对酌的欢乐,而“往往闻清言”则暗示了交谈的高雅与清幽,体现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喜爱。第十九、二十句:“黄鹂啭深木,朱槿照中园。”黄鹂在树林深处婉转啼鸣,朱槿花在庭院中绽放,色彩鲜艳。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后两句:“犹羡松下客,石上闻清猿。”诗人羡慕那些在松下听猿的隐士,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一联以“松下客”和“清猿”为象征,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4. 作品点评
《瓜园诗》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既有田园诗的宁静,又有山水诗的壮美。通过对友人相聚、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展现了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