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门多闭":平日里无事可做,门大多时候都紧闭着,
"偏知夏日长":正因如此,才更明显地感觉到夏日时光格外漫长。
"早蝉声寂寞":早早鸣叫的蝉儿,那声音听起来孤寂落寞,
"新竹气清凉":新长出的竹子散发着阵阵清凉之气。
"闲对临书案":我闲适地面对着书案,
"看移晒药床":看着家人挪动晾晒药材的床榻。
"自怜归未得":只是可怜我至今未能回到故乡,
"犹寄在班行":依旧在这官场中漂泊任职。
中唐著名诗人
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字文昌,祖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穷困,眼疾严重,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的乐府诗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擅长“以俗言俗事入诗”,感情真挚深厚,描写细腻真切,生活气息浓厚,韵味悠远。其作品备受推崇,白居易称其“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张籍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代表作品有《江村行》《筑城曲》《野老歌》等。 著有《张司业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无事门多闭,偏知夏日长”,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闲居图。因无所事事,诗人常常闭门不出,这一行为不仅表现出生活的清闲,更让其对夏日漫长时光有了格外深切的感知,一种百无聊赖之感油然而生。颔联“早蝉声寂寞,新竹气清凉”堪称精妙。诗人从听觉和触觉两个角度着笔,早蝉的叫声在夏日里显得格外寂寞,仿佛在诉说着孤独,以声衬静,愈发凸显环境的清幽。新竹散发的清凉之气扑面而来,给炎热夏日带来一丝慰藉,也暗示诗人内心对宁静、清凉的向往。颈联“闲对临书案,看移晒药床”进一步描绘闲居生活细节。诗人闲来无事,对着书案,或阅读,或书写;看着仆人移动晒药床,这看似平常的场景,将闲居生活的悠然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种岁月静好的氛围。然而,诗的尾联“自怜归未得,犹寄在班行”笔锋陡然一转。原来,前面描绘的闲适画面背后,隐藏着诗人深深的无奈与惆怅。他自叹漂泊在外,无法回归故乡,只能依旧在仕途奔波。“犹寄”二字,饱含着诗人对现状的不满与对归乡的强烈渴望,使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