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轩暧春色":高高的轩台辉映着春色,
"邃阁媚朝光":深邃的楼阁沐浴着朝阳。
# 邃:深远。
"彤庭飞彩旆":红色的宫墙内飞舞着彩色的饰旗,
# 旆:一作眊。
"翠幌曜明珰":翠玉珠帘映曜着宫女们的玉佩。
# 明珰:珠玉。,曜:照耀。
"恭己临四极":我效仿古代的明君们,恭谨而节制地治理着国家,
# 恭己:语出《论语》,恭谨而律己,是形容君王治理天下的词句。
"垂衣驭八荒":终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了。
# 驭:统率。,垂衣:语出《易·系辞》,原意指天下太平,李世民在这里形容自己效法皇帝、尧舜无为而治。
"霜戟列丹陛":(现在)丹陛下排列着森森戟戈,
# 戟:指我国独有的古代兵器。
"丝竹韵长廊":长廊里回荡着丝竹乐声。
"穆矣熏风茂":壮美的和煦之风浩荡在华夏大地上,
# 穆:壮美。
"康哉帝道昌":康盛的帝王之道运途正昌。
# 康:康盛。
"继文遵后轨":将继承周文王的事业,
"循古鉴前王":遵循他的先例、并借鉴古代帝王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来治理国家。
"草秀故春色":春天来临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样沐浴在春风里,
"梅艳昔年妆":梅花也像往年一样绽蕊怒放。
"巨川思欲济":我想渡过巨大的河流到达彼岸,
"终以寄舟航":但最终还要靠舟船才能渡过去。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599~649),唐朝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八载(749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太宗即位后,任用贤良,兼听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他的政策和措施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兼爱文学、艺术,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文士。其诗多为宫廷唱和之作,文词富丽,但不失“雅正”。后人辑有《唐太宗皇帝集》行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应制诗。诗歌围绕元日(正月初一)朝堂庆典与帝王理政展开,以高轩、邃阁等展现宫廷春日朝会的华美气象,借恭己临朝、垂衣驭世等内容,彰显帝王秉持帝道、遵循古制、欲济巨川的政治抱负与统治理念,呈现出大唐盛世的雍容气象与帝王胸襟。
2. 分段赏析
前四句“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䌽旆,翠幌曜明珰”,“高轩”“邃阁”点明宫廷建筑的高大深邃,“暧春色”“媚朝光”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建筑以生机,使其仿佛在迎接春日晨光。“彤庭”写宫廷地面的红色,“飞䌽旆”描绘彩旗飞舞,“翠幌曜明珰”则刻画宫女装饰的华丽,从不同角度展现宫廷的富丽与喜庆。中间六句“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用典,表达诗人以古代明君为榜样,希望无为而治,使四方臣服。“霜戟列丹陛”写宫廷卫士的威严,“丝竹韵长廊”写宫廷音乐的美妙,渲染出庄重而祥和的氛围。“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则直接歌颂帝王之道昌盛,天下太平。后六句“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表明诗人要继承先王的事业,遵循古代明君的治国轨迹。“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以春草、梅花的美景起兴,寓意国家生机勃勃。“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用“傅舟”典故,表达诗人渴望贤才辅佐,以实现治国理想。
3. 作品点评
《元日》一诗在艺术与思想上皆具特色。艺术层面,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如“高轩”对“邃阁”、“彤庭”对“翠幌”等,使诗歌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用典精妙,“傅舟”“垂衣”等典故的运用,丰富了诗歌内涵,增添文化底蕴。思想层面,既展现出宫廷的庄严华丽,彰显帝王的尊贵威严,又透露出诗人心怀天下、渴望贤才、追求国家长治久安的抱负。
上一篇: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下一篇: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