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ěng

朝代:唐作者:储光羲浏览量:1
hán
yōu
xuě
shí
rén
rén
ròu
gān
suǒ
shāng
míng
shén
tài
shì
wéi
zhái
mèng
mén
wéi
lín
bǎi
shòu
wéi
shàn
lóng
wéi
bīn
méng
wēi
jiāng
rén
cǎi
zhāng
yào
耀
zhāo
zhǎo
xióng
chén
gāo
yún
zhú
hòu
suí
shēng
zhèn
jūn
néng
yǒng
cháng
xiāng
qīn

译文

寒冷也不担忧下雪,饥饿也不去吃人。人血难道不甜美,只是厌恶伤害神明。太室山是我的住宅,孟门山是我的邻居。百兽是我的食物,五龙是我的宾客。蒙马多么威风,浮江也有仁义。彩色的斑纹闪耀着朝阳,牙齿和爪子像雄武的大臣。高云随着气势浮动,大地随着吼声震动。你若能有剩余的勇气,就可早晚与我亲近。

逐句剖析

"寒亦不忧雪":寒冷也不担忧下雪,

# 忧:发愁。害怕。

"饥亦不食人":饥饿也不去吃人。

"人肉岂不甘":人血难道不甜美,

# 不甘:不甘甜。,肉:一作血。

"所恶伤明神":只是厌恶伤害神明。

# 明神:神明。显灵的神祗。,所恶:所厌恶的是。

"太室为我宅":太室山是我的住宅,

# 太室:山名。即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北。又,庙中央之室,亦指太庙。

"孟门为我邻":孟门山是我的邻居。

# 孟门:古山名。在今河南辉县西。春秋时为晋国要隘。

"百兽为我膳":百兽是我的食物,

# 膳:膳食。饭食。

"五龙为我宾":五龙是我的宾客。

# 五龙:古代传说中五个人面龙身的仙人,道教称为五行神。远古传说中的五个部落首领。

"蒙马一何威":蒙马多么威风,

# 一何:多么。何其。,蒙马:虎皮蒙马。城濮之战中,胥臣为了战胜敌人,以树上开花之计,用虎皮蒙马吓唬敌人。蒙:一作幂。

"浮江一以仁":浮江也有仁义。

# 一以仁:以仁义过河也。一:一作亦。,浮江:在江中。猛虎浮江的典故不详。

"彩章耀朝日":彩色的斑纹闪耀着朝阳,

# 朝日:上午的太阳。,彩章:虎皮彩色花纹。

"爪牙雄武臣":牙齿和爪子像雄武的大臣。

# 武臣:武将。主管军事的官员。,雄:雄壮。称雄。胜。,爪牙:指动物的牙齿和爪子。比喻勇士或武将。

"高云逐气浮":高云随着气势浮动,

# 逐气:追逐虎气。

"厚地随声震":大地随着吼声震动。

# 厚地:厚厚的大地。

"君能贾余勇":你若能有剩余的勇气,

# 贾:卖。使出。余勇可贾,比喻还有多余的力量可以使出。

"日夕长相亲":就可早晚与我亲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猛虎词》是唐代储光羲所作的乐府诗,为咏物之作,塑造了独特的猛虎形象。开篇表明猛虎虽寒不忧雪、饥不食人,只因怕伤明神,突出其善良仁义。接着写它以太室为宅、孟门为邻,百兽为膳、五龙为宾,尽显地位尊崇。“蒙马一何威”几句描绘其威武且仁义,气势磅礴,威震天地。这首诗借猛虎形象,可能是对如郭子仪般在平叛中展现出威武与仁义的将领的歌颂,风格豪迈,打破传统对虎凶残的刻板认知,蕴含对高尚品质与正义力量的赞美,以独特视角展现出深刻思想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储光羲(706?~763?),唐代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人,祖籍兖州(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开元进士,初任冯翊县尉,后转任安宜、下邽、汜水尉,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被叛军俘获,迫受伪职,乱平后自归朝廷请罪,后贬岭南。储光羲的诗,多写田园生活的闲适情趣,风格朴实。在各种诗体中,其“独以五言古胜场”,但是有刻意学习陶渊明,力造古雅的倾向。殷璠评其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代表作品有《杂咏五首》《江南曲四首》。明人辑存《储光羲诗集》5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人血岂不甘,所恶伤明神”:开篇便以一种震撼人心的表述,刻画了猛虎的非凡品性。“寒亦不忧雪”,展现出猛虎面对恶劣自然环境时的无畏与坚韧,它无惧寒冷与风雪,这种对艰苦的漠视,凸显了其强大的内心与坚毅的精神。“饥亦不食人”则更为关键,即便在饥饿难耐之时,猛虎也坚守底线,绝不以人血为食。诗人进一步追问“人血岂不甘”,人血并非不鲜美,可猛虎却坚决拒绝,原因在于“所恶伤明神”,它厌恶因伤害人类而触犯神明。这几句诗赋予了猛虎高尚的道德准则,将其塑造为一个有操守、有敬畏之心的形象,为全诗奠定了独特的情感基调,也引发读者对这一超乎寻常的猛虎形象的强烈好奇与深入思考。“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诗人在此处从环境和地位两方面,进一步渲染猛虎的不凡。“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太室山雄伟壮观,孟门山险峻巍峨,猛虎却能以它们为宅为邻,凸显其居住环境的雄浑壮阔,暗示猛虎拥有强大的气魄与统治力,能与如此雄伟的山川为伴。“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则直白地表明猛虎在动物世界中的至尊地位。百兽皆沦为它的食物,象征着它在食物链顶端的统治;五龙作为神话中强大且尊贵的存在,都甘愿成为它的宾客,更是将猛虎的地位推向了极致,全方位展现出猛虎在其所处世界的威严与尊崇。“蒙马一何威,浮江亦以仁。彩章耀朝日,牙爪雄武臣”:这几句着重描绘猛虎的外在形象与行动特征,尽显其威武与仁义。“蒙马一何威”,当猛虎驾驭着披甲的战马时,威风凛凛,那种扑面而来的威慑力令人震撼,展现出它强大的武力与豪迈的气势。“浮江亦以仁”则笔锋一转,即便在渡江这样的行动中,猛虎也秉持着仁义之心,并非一味逞凶斗狠,进一步丰富了猛虎的形象,使其既有勇猛的一面,又不失善良与正义。“彩章耀朝日,牙爪雄武臣”,生动刻画了猛虎的外形,它身上斑斓的花纹在朝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如同绚丽的彩章;它的牙齿和爪子锋利无比,恰似雄武的大臣,守护着自己的威严与领地,将猛虎的雄姿刻画得栩栩如生。“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振。君能贾余勇,日夕长相亲”: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烘托猛虎的强大气场。“高云逐气浮”,猛虎一呼气,高空中的云朵都仿佛被其气势驱赶着飘动,极言其气息之磅礴;“厚地随声振”,它的一声吼叫,坚实厚重的大地都随之震动,凸显其声音之洪亮与力量之强大。最后“君能贾余勇,日夕长相亲”,诗人向猛虎发出邀约,若有人能拥有像猛虎一样剩余的勇气,便可以日夜与它相伴相亲,既表达了对猛虎所代表的勇气与力量的向往,也暗示人们应学习猛虎的品质,在生活中展现出无畏与坚韧。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下一篇:唐·元结《欸乃曲五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