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chūn
hàn
zhōng
yàng
zhōu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1
yáng
gōng
xiàn
shān
xià
shén
hàn
gāo
xuě
bīng
kāi
chūn
tán
qiān
zhàng
绿
qīng
zhōu
lái
wǎng
tàn
wán
yàn
yǐng
yáo
chāi
shā
guāng
zhú
rén
qīng
bēi
niǎo
zuì
lián
yīng
huā
liáng
huì
nán
zài
féng
bǐng
zhú

译文

在羊公岘山的山脚下,又来到了神女所在的汉皋之畔那曲折的地方。积雪消融后,冰封的水面又重新化开,春天里的水潭呈现出千丈深的碧绿之色。轻巧的小船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人们探寻游玩怎么也不会觉得满足。水波的光影摇动着歌女头上的金钗,沙滩上的光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举杯畅饮,连鱼儿和鸟儿仿佛都沉醉了,大家联句作诗,那黄莺啼叫、繁花盛开的美好景象也仿佛在延续着这雅兴。如此美好的聚会很难再有机会遇上了,太阳落山后可得点起蜡烛继续享受这难得的时光呀。

逐句剖析

"羊公岘山下":在羊公岘山的山脚下,

# 羊公岘山下:一作漾舟逗何处。岘山:一名岘首山,襄阳市,原称襄樊,湖北省辖地级市。羊公:指羊祜,晋武帝时曾镇守襄阳。

"神女汉皋曲":又来到了神女所在的汉皋之畔那曲折的地方。

# 曲:弯曲的地方。

"雪罢冰复开":积雪消融后,冰封的水面又重新化开,

"春潭千丈绿":春天里的水潭呈现出千丈深的碧绿之色。

"轻舟恣来往":轻巧的小船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

# 轻舟:轻快的小船。

"探玩无厌足":人们探寻游玩怎么也不会觉得满足。

# 厌足:满足。

"波影摇妓钗":水波的光影摇动着歌女头上的金钗,

"沙光逐人目":沙滩上的光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 沙光:沙上反光。

"倾杯鱼鸟醉":举杯畅饮,连鱼儿和鸟儿仿佛都沉醉了,

"联句莺花续":大家联句作诗,那黄莺啼叫、繁花盛开的美好景象也仿佛在延续着这雅兴。

# 联句:作诗方式之一。由两人或多人各成一句或几句,合而成篇。

"良会难再逢":如此美好的聚会很难再有机会遇上了,

# 良会:美好的聚会。

"日入须秉烛":太阳落山后可得点起蜡烛继续享受这难得的时光呀。

# 秉烛:持烛,指夜游。,日入:太阳落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初春汉中漾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汉江初春漾舟为背景,通过“雪罢冰开”“春潭千丈绿”等意象展现季节更迭的生机,描绘了轻舟探胜、波影摇钗、联句续莺等文人雅事,既表达了对自然风物的沉醉与自由生活的热爱,又以“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的感慨,暗含仕途失意的惆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初春汉中漾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五言古诗,以汉江初春漾舟为题材,融合山水游览与文人雅集,展现其隐逸生活与复杂心境。全诗以“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开篇,借岘山羊祜堕泪碑、汉皋神女解佩等典故铺陈文化意境,通过“轻舟恣来往”“波影摇妓钗”等动态描写,刻画出冰融潭碧、舟行自由的春日江景,以及倾杯联句、鱼鸟同醉的雅趣场景。诗中“携妓”仅作风流点缀,实则凸显士大夫“正统雅兴”,而“秉烛夜游”的收束既呼应《古诗十九首》的及时行乐观,又暗含科举失意后“良会难再逢”的仕途惆怅。一说是唐代宋之问所作。

2. 写作手法

用典:开篇以“羊公岘山”暗引晋代羊祜堕泪碑典故,通过历史人物对生命短暂的慨叹,为泛舟场景注入深沉的文化意蕴,暗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虚实结合​​:前两句以设问引出泛舟地点,虚写“神女”传说(虚),后接“雪罢冰开”“春潭千丈绿”的实景描写,形成时空交错的画面感,增强诗意张力。借景抒情:“日入须秉烛”未直接言悲,却以烛光意象暗示欢宴将尽,余韵悠长,契合古典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追求。

3. 分段赏析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此联以历史典故与神话传说开篇,构建时空纵深。上句“羊公岘山”暗引西晋名将羊祜登临岘山、感怀人生的典故(见《晋书·羊祜传》),赋予山水以历史厚重感;下句“神女汉皋”化用《列仙传》中郑交甫遇汉水神女的传说,将现实江景与浪漫想象交织。两句通过“羊公”“神女”的虚实对照,既点明泛舟地点(襄阳汉江),又以历史文脉与神话意象为全诗铺垫超逸脱俗的基调,暗示诗人对隐逸风流的追慕。​​“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首联实写初春物候变迁。“雪罢冰复开”以动态过程(冰雪消融)暗示季节更迭,暗含冬去春来的生命萌动;“春潭千丈绿”则以夸张笔法(“千丈”)强化潭水澄澈碧绿之色,视觉上形成强烈冲击。两句通过“雪”“冰”“绿”的冷暖色调对比,既展现汉江初春的清新气象,又以“复开”“千丈”等词传递诗人对自然复苏的敏锐感知与欣喜之情。​​“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此联转入动态叙事。“轻舟”呼应“漾舟”题眼,以“恣来往”的恣意姿态展现诗人无拘无束的游赏心境;“探玩无厌足”直抒胸臆,强调对自然之趣的沉醉。两句通过“轻”“恣”“无厌”等词,刻画出诗人纵情山水、忘怀俗务的洒脱形象,同时以舟行轨迹串联起江景与心境,形成“舟动景移”的流动感。​​“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此联聚焦细节特写,展现人景交融之美。“波影”与“沙光”形成光影交织的视觉画面:江波倒映妓女钗饰,随水波摇曳生姿;沙滩反光刺目,与波光相映成趣。动词“摇”“逐”赋予静态景物以动态生命力,既暗示微风轻拂的水面,又以“逐”字暗含诗人目光的流连。两句以细腻笔触捕捉光影变幻,既写实景之绚丽,又隐现宴游之欢愉。​​“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此联虚实结合,升华雅集意境。“倾杯”句以拟人手法(“鱼鸟醉”)夸张表现宴饮之酣畅,将诗人与友人的沉醉状态投射于自然生灵,暗含物我同乐的哲学意趣;“联句”句则化用谢灵运“续弦胶”典故,以“莺花续”形容诗句如莺啼花绽般自然连绵。两句通过“醉”“续”的意象叠加,既展现文人雅集的诗酒风流,又以“鱼鸟”“莺花”的生机反衬诗情之丰沛。“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尾联陡转抒情,收束全诗于怅惘与豪情交织的氛围。“良会难再逢”直抒对欢聚短暂的惋惜,化用曹植《洛神赋》“悼良会之永绝”之句,强化时光易逝的无奈;“日入须秉烛”反用《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典故,将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转化为对当下欢愉的珍视。两句以“难再逢”与“须秉烛”的因果逻辑,既流露仕途失意下的自伤,又彰显诗人于困境中把握当下的生命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虽清事,微近俗意,知此可以语此。

宋刘辰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驾《上巳日》

下一篇:唐·齐己《题画鹭鸶兼简孙郎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