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堤春草合":翠绿堤岸春草萋萋连成片,
"王孙自留玩":贵族子弟悠然自得赏景玩。
"况有辛夷花":更有辛夷绽放艳丽若芙蓉,
"色与芙蓉乱":花瓣缤纷如霞光交相杂乱。
盛唐诗人
裴迪(716~?),唐代诗人。关中(今陕西渭河流域一带)人。开元末曾入张九龄荆州幕府。早年与王维交往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天宝后入蜀,与杜甫诗酒唱和。其所作诗多为五绝,描写田园山水,有清幽淡雅之趣。代表作品有《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华子冈》。
1. 分段赏析
首句“绿堤春草合”以“绿堤”为视觉基点,勾勒出辋川春日原野的蓬勃生机。“合”字精准捕捉春草繁茂之态,既暗示堤岸被青草完全覆盖的物理形态,又暗含“王孙自留玩”的隐逸意趣。青草的浓郁绿色与后文辛夷花的艳丽红色形成色彩铺垫,为全诗奠定明丽基调。次句“王孙自留玩”,“王孙”在古典诗词中常指代贵族子弟或隐士,此处借指诗人自己或与诗人一同游赏之人。“自留玩”描绘出人物在这绿堤春草围绕的环境中,悠然自得、独自流连欣赏美景的状态。一个“自”字,既体现出游人沉浸于自然之景、忘却尘世纷扰的闲适心境,又从侧面烘托出辛夷坞景色的迷人,令人流连忘返,使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浑然一体的美妙意境,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与闲适情调。第三句“况有辛夷花”,“况”字作为连词,有“况且”“更何况”之意,起到递进、强调的作用。在前文描绘绿堤春草美好景致的基础上,诗人笔锋一转,引出辛夷花这一独特的景致,进一步渲染环境的优美与丰富。“有”字简洁明了地引出辛夷花这一核心意象,引发读者对辛夷花的关注与期待,暗示接下来将重点描写辛夷花的独特之处,使诗歌的意境层次更加丰富,情感表达更为细腻。末句“色与芙蓉乱”聚焦于辛夷花的色彩,将其与芙蓉花的颜色进行类比。“色”直接点明描写对象是辛夷花的颜色,“与芙蓉乱”则形象地描绘出辛夷花颜色的艳丽与独特,竟与芙蓉花的颜色难以分辨,足见辛夷花色泽之娇艳、美丽动人。“乱”字用得极为巧妙,它不仅写出了辛夷花与芙蓉花颜色相近、让人眼花缭乱的感觉,更从侧面烘托出辛夷花色彩的绚丽夺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辛夷花之美的惊叹与赞美之情,使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上达到了一个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一篇:唐·韩愈《游城南十六首·把酒》
下一篇:唐·贾岛《哭孟东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