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g
chuān
èr
shí
shǒu
·
·
gōng
huái

朝代:唐作者:裴迪浏览量:2
mén
qián
gōng
huái
shì
xiàng
dào
qiū
lái
shān
duō
luò
rén
sǎo

译文

古老宫槐下的门前小路曲曲弯弯一直伸向欹湖。秋天寒风萧瑟山中多雨,落叶无人打扫满地堆积。

逐句剖析

"门前宫槐陌":古老宫槐下的门前小路

"是向欹湖道":曲曲弯弯一直伸向欹湖。

# 欹湖:湖名,辋川山谷的一处风景点。欹,倾斜,倾覆。,是向:指向。

"秋来山雨多":秋天寒风萧瑟山中多雨,

"落叶无人扫":落叶无人打扫满地堆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宫槐陌》乃唐代诗人裴迪精心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它是与王维共同吟咏《辋川集》中的第八首诗。诗中巧妙地勾勒出秋日宫槐夹道的小径场景,落叶铺满了小径,秋风秋雨之后更显萧瑟冷清。这番景象不仅描绘出自然界的凄清秋意,同时也寄托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整首诗语言简洁质朴,风格淡雅,意蕴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

裴迪(716~?),唐代诗人。关中(今陕西渭河流域一带)人。开元末曾入张九龄荆州幕府。早年与王维交往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天宝后入蜀,与杜甫诗酒唱和。其所作诗多为五绝,描写田园山水,有清幽淡雅之趣。代表作品有《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华子冈》。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裴迪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早年与王维、崔兴宗等人隐居终南山,相互唱和酬答。后来王维得到辋川别墅,裴迪成为其座上常客,据《旧唐书·王维传》记载,“辋水环绕于舍下,另外涨出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乘舟往来,弹琴赋诗,终日啸咏”。宾主二人各自吟咏辋川二十处景致,分别写成绝句二十首,这便是著名的《辋川集》。《宫槐陌》就是其中的第八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诗。借秋日宫槐夹道、落叶满径、秋风秋雨萧瑟的景象,写出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

2. 分段赏析

首两句“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点明地点,简洁交代门前种满槐树的小路通向欹湖。这两句平铺直叙,如白描般勾勒出路径方位,语言质朴自然,却为后文写景埋下伏笔,让读者知晓诗人所见之景的具体位置。后两句“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是全诗的精彩之处。诗人抓住秋季多雨的特点,描绘秋雨过后,宫槐叶纷纷飘落,铺满小径却无人清扫的景象。“山雨多”渲染出秋意的浓重与萧瑟,“落叶无人扫”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份孤寂之感,赋予寻常秋色以独特的情韵。落叶堆积、无人问津的画面,暗含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借景抒情,委婉地表达出诗人追求澹泊、遁世隐逸的意向,使景与情交融,余味悠长。

3. 作品点评

全诗以自然顺序铺陈,语言质朴无华,此风格恰与诗人的精神追求相契合。另外,王维《辋川集》中的《辛夷坞》一诗,表面描绘辛夷坞的静谧之景,实则诗人着意于辛夷花开花落却寂寞无主的状态,可谓话中有话、意在言外。这种诗歌意境正与裴迪的《宫槐陌》相近,二者可相互参照来品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篇景兴造语皆清。

明顾璘《批点唐音》

# 清峭。引明代吴山民:苦学王,故近。引明代陆士锐:风致好。

明周敬《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不让右丞,即景而见境之幽也。

清吴昌祺《删订唐诗解》

# 幽峭。

清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

# 径无人行,落叶满地。今特缓其词曰:非行故湖道者无人,特以风雨多而落叶亦多,无人扫除耳。托言风雨以比荒凉也。

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

# 首点题,次清去路,三四写秋候凄凉之况。陌见欹湖,自是通衢而荒凉若此,或是乱后之景而托言风雨耶?

清杨逢春《唐诗偶评》

# 徘徊欲绝。

清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 此作虽仅言秋来落叶,而写萧寥景色,有遁世无闷之意,与右丞“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诗意相似。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 日落川上寒,浮云淡无色,皆五言高格也。

唐王维《咏白石滩》

# 裴迪与右丞倡和,如《鹿柴》、《茱萸沜》诸诗,皆质朴而少馀味,其才力未能跨越右丞也。此作虽仅言秋来落叶,而写萧寥景色,有遁世无闷之意,与右丞“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诗意相似。其咏《白石滩》云“日落川上寒,浮云淡无色。”皆五言高格也。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愈《次石头驿寄江西王十中丞阁老》

下一篇:唐·李世民《两仪殿赋柏梁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