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ān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mián
zhōu
jiāng
shuǐ
zhī
dōng
jīn
fáng
shèng
yín
rén
yàng
zhōu
chén
wǎng
jié
jiāng
​​yì​​
yōng
shù
bǎi
lín
zhòng
cháng
cái
jìn
què
chì
téng
chū
yǒu
shén
qián
lóng
shēng
lǎo
jiāo
huí
fēng
chuī
shā
chén
yōng
​​zǐ
zuǒ
yòu
huī
shuāng
dāo
kuài
fēi
jīn
pán
bái
xuě
gāo
zhōu
wěi
hàn
yīn
chá
tóu
yuǎn
dùn
táo
fáng
féi
měi
zhī
bǎo
huān
xiāo
jūn
jiàn
zhāo
lái
zhǐ
chǐ
tāo
yǒng
xiāng
shī

译文

绵州江水东边的渡口,鲂鱼肥美鲜活色泽胜过白银。渔人摇着船撒下大网,截断江面一下子捕获数百条鱼。众多普通的鱼都被舍弃,赤鲤神奇地跳跃逃脱。如同潜龙无声老蛟发怒,旋风飒飒吹起沙尘。厨师左右挥动双刀,鱼脍飞快切好堆在金盘如白雪高高隆起。徐州的秃尾鱼不值得回忆,汉阴的槎头鱼远远地逃走了。鲂鱼的肥美堪称第一,吃饱后既有欢乐也有萧瑟之感。您没看见早上割下白色的鱼鳍,与近在咫尺的波涛永远分离。

逐句剖析

"绵州江水之东津":绵州江水东边的渡口,

# 之:一作水。,江水:即涪江上游。,绵州:绵州,属川西道。《水经注》:绵水西出绵竹县,又与湔水合,亦谓之郫江,又言是涪水。

"鲂鱼鱍鱍色胜银":鲂鱼肥美鲜活色泽胜过白银。

# 鱍鱍:鱼掉尾貌。

"渔人漾舟沉大网":渔人摇着船撒下大网,

"截江一拥数百鳞":截断江面一下子捕获数百条鱼。

"众鱼常才尽却弃":众多普通的鱼都被舍弃,

"赤鲤腾出如有神":赤鲤神奇地跳跃逃脱。

"潜龙无声老蛟怒":如同潜龙无声老蛟发怒,

"回风飒飒吹沙尘":旋风飒飒吹起沙尘。

# 回:一作西。

"饔子左右挥双刀":厨师左右挥动双刀,

# 饔子:厨师。

"脍飞金盘白雪高":鱼脍飞快切好堆在金盘如白雪高高隆起。

# 脍:细切肉。

"徐州秃尾不足忆":徐州的秃尾鱼不值得回忆,

# 忆:一作惜。,秃尾:即鱮,似鲂而大头。

"汉阴槎头远遁逃":汉阴的槎头鱼远远地逃走了。

# 槎:木筏。

"鲂鱼肥美知第一":鲂鱼的肥美堪称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吃饱后既有欢乐也有萧瑟之感。

# 既饱欢娱亦萧瑟:谓一饱之后仍归萧瑟也。

"君不见朝来割素鬐":您没看见早上割下白色的鱼鳍,

"咫尺波涛永相失":与近在咫尺的波涛永远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观打鱼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七言古诗,创作于宝应元年(762年)七月。彼时,杜甫极为倚重的挚友严武奉召还朝,杜甫满怀不舍,一路乘船相送三百多里,从成都送至绵州(今绵阳)。在绵州,杜甫的从侄孙身为地方官员,设宴款待他,而设宴之处正是观渔之地。诗中生动展现了打鱼的全过程,从现场捕捞、售卖,到烹饪、食用,均被描绘得活灵活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作于宝应元年(七六二年)七月。当时杜甫所依仗的至交老友严武被召还朝,杜甫恋恋不舍,坐船一直送了三百多里,从成都送到了绵阳(绵州)。绵州的地方官是杜甫的从侄孙,设宴招待。这设宴的地方,也就是观渔的所在。诗写打鱼,现打,现卖,现做,现吃,写得活灵活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观打鱼歌》体裁为七言古诗,诗句以七言为主,形式自由,便于诗人详尽描述观打鱼过程、抒发复杂情感。其题材属生活类,描绘了诗人在绵州东津观看渔人打鱼的场景。开篇写绵州东津鲂鱼肥美,渔人撒网捕鱼,普通鱼被弃,赤鲤却神奇逃脱,引发如潜龙无声、老蛟发怒般的动静。接着讲厨师精心烹饪,鱼脍精美,诗中称赞鲂鱼味美第一。诗人饱食欢乐之余,目睹鱼被捕杀,联想到生命无常,心生萧瑟之感。整首诗通过观打鱼这一生活场景,既赞美了美食,又蕴含着对生命消逝的深沉感慨。

2. 分段赏析

前四句:“绵州江水之东津,鲂鱼鱍鱍色胜银。渔人漾舟沈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点明地点在绵州江水东津,描绘鲂鱼色泽鲜美,接着刻画渔人撒网捕鱼,一次就捕获众多鱼,为下文展开做铺垫。中间四句:“众鱼常才尽却弃,赤鲤腾出如有神。潜龙无声老蛟怒,回风飒飒吹沙尘。”描述捕鱼后对普通鱼的舍弃,突出赤鲤逃脱的神奇,并用夸张想象之笔描绘其逃脱引发的动静,使场景充满张力。后六句:“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写厨师精湛厨艺,做出的鱼脍诱人,称鲂鱼肥美无比。然而,诗人在享受美食欢乐的同时,心生萧瑟,为最后感慨做铺垫。最后两句:“君不见朝来割素鬐,咫尺波涛永相失。”诗人以直接的感慨,借鱼被割鳍,与江水永别,表达对生命无常的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冬天鄱阳湖中)土人集船数百艘,以竹竿搅潭中,以金鼓振动之,候鱼惊出,即入大网中,多不能脱。惟大赤鲤鱼,最能跃出。至高丈余,后入他网中,则不能复跃矣……杜子美《观打鱼歌》云:“绵州江水之东津……赤鲤腾出如有神。”仆亲见捕鱼,故知此诗之工。

宋马永卿《懒真子》

# 前《打鱼》篇,于众鱼中独云“赤鲤腾出如有神”,又云“鲂鱼肥美知第一”,而徐州秃尾、汉阴槎头皆不足数。又云“既饱欢娱亦萧瑟”,末云“君不见朝来割素鬐,咫尺波涛永相失。”后《打鱼》云……,两篇末句皆不忍暴殄之意,公诗深得风人之旨。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

# 谭云:鱼何才之有?“常才”“弃却”令人笑绝(“众鱼常才”句下)。钟云:是何胸中(“赤鲤腾出”句下)!钟云:七字说得门腹人败兴,抵得一篇戒杀文(“既饱欢娱”句下)。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众鱼”用“常才”字新。“赤鲤腾出”、“龙潜蛟怒”,如何想头!他人观打鱼,赋不到此。

明王嗣奭《杜臆》

# 题外着想,气势百倍豪雄。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

# 本是捉得鲂鱼,偏说走却鲤鱼,不惟周旋时禁(唐姓李,禁人食鲤鱼),亦且灵蠢相形,妙有烟波。此是衬法。

清施闰章《茧斋诗谈》

# 前八句,叙打鱼事。“鲅鲅”“数百”,皆“众鱼常才”耳;“赤鲤腾出”,特笔以表之,乃是主句。……鲤为人得,蛟龙恶之,故怒而鼓风:二句为“赤鲤”分外增势。后八句,志啖脍事。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二诗(此及《又观打鱼》)体物既精,命意复远,一饱之后,仍归萧瑟,数语可当一篇戒杀文。

清杨伦《杜诗镜铨》

# 前段打鱼,后段食龟。每段有汁棱,托想雄阔远大。“潜龙”句汁浆。“既饱”句接上起下。功名富贵,何独不然?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权德舆《送薛十九丈授将作主簿,分司东都,赋得春草》

下一篇:唐·杜甫《峡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