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ě
mén
guān
lóu

朝代:唐作者:岑参浏览量:2
tiě
guān
tiān
西
shǎo
xíng
guān
mén
xiǎo
zhōng
duì
shí
qiáo
kuà
qiān
rèn
wēi
pán
liǎng
zhǎi
shì
dēng
西
lóu
wàng
wàng
tóu
bái

译文

铁门关矗立在天际西陲,放眼望去,几乎不见旅人的踪迹。关门口仅有一名小吏值守,整日孤独地面对着冷硬的山壁。桥梁横跨万丈深渊,道路蜿蜒于两侧狭窄的峭壁之间。试着登上西楼远眺,一眼望去,惊心动魄的景象仿佛让人瞬间白头。

逐句剖析

"铁关天西涯":铁门关矗立在天际西陲,

"极目少行客":放眼望去,几乎不见旅人的踪迹。

"关门一小吏":关门口仅有一名小吏值守,

"终日对石壁":整日孤独地面对着冷硬的山壁。

"桥跨千仞危":桥梁横跨万丈深渊,

"路盘两崖窄":道路蜿蜒于两侧狭窄的峭壁之间。

"试登西楼望":试着登上西楼远眺,

"一望头欲白":一眼望去,惊心动魄的景象仿佛让人瞬间白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铁门关楼》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五言古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铁门关的险峻与荒凉。诗中“"铁关天西涯”点明关隘的边远位置,“极目少行客”凸显其荒僻。诗人通过“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的夸张描写,生动展现了关隘的险要地势。末句“一望头欲白”将自然景观的险峻与人生感慨融为一体,表达了戍边将士面对雄关时的震撼与苍凉心境。全诗语言质朴,意境雄浑,充分展现了边塞诗特有的壮美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开篇点明铁门关位于西域边陲,放眼望去人迹罕至。以白描勾勒环境,“天西涯”以夸张突出边远,“少行客”反衬荒凉。这两句展现边塞的孤寂苍茫,为全诗定下冷峻基调。“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描写戍边小吏的日常——终日独对石壁,值守关门。“一”字强调孤独,“对石壁”暗示生活的枯燥压抑。通过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暗含对边戍艰辛的深刻同情。“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转写关隘地势,桥梁横跨深渊,山路盘旋于峭壁之间。对仗工整,“千仞”“两崖”以数字强化险峻,“危”“窄”直击感官。“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诗人登楼远眺,竟因景象之险恶而生白发。夸张收束,“一望”与开篇“极目”呼应,“头欲白”将自然之险转化为心理冲击。既抒发了对边关雄险的震撼,又隐含对戍边者命运的慨叹,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褚亮《明堂乐章·雍和》

下一篇:唐·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猜你喜欢